第174章 南山(2 / 5)

他嘴唇才触及箫口,竟还能感受到微微的湿意,不知魏夫人适才到底怎么擦拭的。

魏夫人眼神朦胧,忽地转过身去,双腿暗暗夹紧。

薛向调整气息,开始吹奏,略一试探,气息入孔,竟已流转成声。

旋律重起,虽略显生涩,却与先前相合。

初始,箫声呜咽,渐渐便入正途,引得水鸟绕亭蹁跹,不少游人都朝这边看来。

魏夫人痴痴凝望着他,眼神温柔而明亮,水光映在眼底,像欲滴落。

曲散,亭外风起。

柳条轻轻扫在栏杆上,发出细细声响。

“今日又习一技,多谢师母。”

薛向拱手一礼,婉转手中洞箫,“此箫与我甚是有缘,不知师母能否割爱”

魏夫人快速抽走洞箫,塞入袖中,回个白眼,“此物我日夜相伴,十分珍重,郎君怎好夺人所爱。”

薛向莞尔,万没想到,要一支普通的洞箫,竟不能得手。

“今夜一曲,如听仙乐,告辞。”

魏夫人微微夹着双腿,快步去远,香足踏上青草坡时,不知觉间,裤脚涓滴,草木皆承恩露。

她勉强跨过草坡,自忖消失在薛向的视线之外,忽地瘫倒在草坡上,胸口剧烈起伏,双腿绞索一般纠缠良久,忽地泄开。

她紧紧抓住袖口洞箫,轻抚如珠玉,正觉天上月儿,耳畔风声,皆可亲可爱,心中猛地一掉,“呀,怎么把正事儿忘了,魏央托我,是帮他修复和薛郎君隔阂的,我怎的一句魏央未提”

魏夫人玉面飞红,想赶回去解释,又觉多此一举。

心中更不禁想,“为何魏央托我旁的事,我都懒得听,独独这件事,如此急急,肖夜啊肖夜,你是越来越不成样子了。”

魏夫人自语之际,薛向还立在凉风亭中,一脸问号,“这,这是在闹什么”

魏夫人又是派婢女,又是送请帖,薛向以为至少有个什么重要的事儿说。

这全程都干了什么

…………

薛向一头雾水地返回城中,肚子饿得咕咕叫,走到帽儿巷的小吃摊,正要叫上两碗清水馄饨,猛地察觉背后有人朝自己靠近。

他转过头来,却见苏丹青正蹑手蹑脚朝自己走来,被自己发现后,吐了吐舌头。

“堂堂九品大仙官,也吃小摊”

苏丹青打趣道。

“人间烟火便在此间,丹青姑娘可要来一碗,我请客。”

薛向含笑说道。

苏丹青轻轻摆手,“我可吃不得荤腥,您慢慢享用,那边有庙会,我过去凑凑热闹。”

薛向点点头,忍不住道,“你们赵宗主哪里去了怎的这些日子都不见人影。”

那日,他救下赵欢欢后,赵欢欢说,等他来找;还说,他不来找,她便找来。

至今,没见到赵欢欢的影子。

苏丹青心中暗喜,口上如常,“我家宗主怕打扰大人,一直没敢来寻大人。

对了,她现在正在澜渊行馆,那里正在召开五路转运的盛会。

大人若是有遐,可以去瞧瞧,没准还能帮上我们宗主。

往年的五路转运会,我家宗主总要被灌上好多酒呢。”

说着,苏丹青冲薛向招招手,脚步轻快地去了。

不知怎的,薛向脑海中忽然浮现,赵欢欢被逼戴着铁链,委屈舞动的场景。

立时,他便索然无味,拍下两束灵丝,起身离开,往城南走去。

傍晚的霞光从云脊上垂下来,把整座城染成温润的金色。

澜渊行馆名声极大,是雍安城数一数二的会馆,位在城南,独占墨水湖西北角。

会馆内,一片连环水榭,九阑十二桥,轻舟穿桥而过,像把光挂在水面上拖行。

薛向远远望着澜渊行馆的大门,到访宾客络绎不绝,但人人手持名帖。

薛向才想逾墙而入,便见有骑士跨马行天,四处巡视,此念遂绝。

他正想着要不要直接报出名号,亮出仙符,忽地,瞅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他甚至不认识那人,只知道在冷翠峰上见过,地位还不低。

他便远远迎上前去,拱手道,“老兄也是去澜渊的”

那人吃了一惊,待看清是薛向,顿时满面喜色,急急拱手回礼,“原来是薛大人,多日不见,叫邓某想死。”

他是冷翠峰第六堂第二院院尊,大号邓青。

那日,中枢给薛向传旨时,他也在现场。

整个冷翠峰上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提起薛向,不管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但绝无一人不从心底生出震撼。

能在此处遇到薛向,薛还向先一步向他行礼,邓青简直受宠若惊。

“邓兄客气了,实不相瞒,我的名帖丢了。”

“我当是什么事儿,您能到场,是给他们脸了,走,我送薛兄进去。”

邓青头前领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