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渡劫(3 / 5)

浙东三友并肩而立,如星拱月,声势赫然。

楚江王面色惨白,早已承受不住天劫威压,若非随侍搀扶,几乎跪倒。

他拱手趋前,躬身施礼,“楚江王魏子喜,见过钱公。”

钱倩水只是淡淡点头,神色倨傲,随即将目光投向天穹之上薛向所显化的宏景。

“此子才华不俗,纵能强撑片刻,终究灰飞烟灭。”

他声音清冷,语带讥嘲,“圣人有言,贤愚不肖,各安其位。实力平平,却妄想机巧弄人,逆天而行,岂不自取其咎”

此言一出,立时引来不少附和。

有人摇头叹息,有人低声冷笑。

楚江王道,“钱公所言极是,此贼终究要败。”

钱倩水却不再理会,他盘膝而坐,双目微阖。

文气自他周身汩汩而出,须臾间,竟化作一株参天大树。

枝叶森然,根系如龙,横亘半空,将无形天威尽数挡下。

一时间,方才压得无数修士喘不过气的天劫威压,竟在大树荫蔽下荡然无存。

众人皆目露艳羡之色——同样是结丹境,能将文气修至此等地步,简直如有神助。

一时间,众人皆拱手称谢。

“天劫降临是危也是机,诸君若修得文气,可放出感悟天地至理。”

钱倩水淡然开口。

“多谢钱公提点!”

群中立时有人效仿。

不多时,场中文气腾起,或如长河,或若烈焰,交织流淌,各自捕捉天劫奥秘。

而就在此时,天空之上,薛向以诗句化出的恢宏巨景,在天劫轰击下终于显现裂痕,光彩渐散,似乎正印证了钱倩水方才的冷言——必将崩碎。

十余息后,天穹轰鸣,雷火。

薛向以诗意凝出的巨景,在天劫狂烈轰击下,终于溃散破碎。

雪山倾塌,渔舟溃散,霞光、江树、青松,一一化为齑粉。

轰!

紫色雷龙翻腾坠下,声若万山齐崩。

电光交织成瀑,狂暴之力直扑薛向而去,欲将他血肉、魂魄、文气尽数碾灭。

刹那间,山河震颤,众修屏息。

就在众人认定一切将终结之际,崩散的诗景残光忽在虚空汇聚。

迢迢文气倒卷而回,宛若星河逆流,点点光华彼此牵引,凝作另一幅浩瀚异象,

轻鸥点点,白翅翻飞于千峰积雪之巅,若落若起……

水天相接,云与江融汇,四望无极……

远浦渔舟,孤灯垂钓,一轮明月高悬……

一卷崭新的天地巨画,倏然横贯九霄,诗意层迭,复生而起!

“怎么可能!”

“诗意凝聚的巨景,崩碎之后,竟能重聚!”

人群沸腾,震惊欲绝。

魏如意双目如血,失声道,“闻所未闻!诗意显化,散而能聚——钱公,你可曾见过”

钱倩水神色凝重,面若寒冰。

众人齐望其余三友,三人面色同样肃然,俱都摇头。

一时之间,议论如潮。

“这简直逆天……”

“世间竟真有此等文气奇观……”

“若非亲眼所见,我断然不敢相信!”

喧嚣之中,乌蒙忽然惊呼,声音压过所有嘈杂,“不对!

诸位细想,眼前巨景与先前巨景,物象不改,变得只是意境。

问题,就在诗文里!”

话至此,他猛然一拍大腿,“我明白了!”

众人愕然,齐声询问。

乌蒙昂首,双目炯然,“韩贼初吟之诗,诸君细听,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晓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雪峰千点数鸥轻!

是否如此”

众人皆点头,楚江王皱眉催促,“速速说来,休要故弄玄虚。”

乌蒙沉声续道,“再听——

轻鸥数点千峰雪,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曰晓霞红霭霭,晚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钱倩水长身暴起,原地转圈,语出如炮,“此诗正读倒读,皆可成章。

故而诗景崩散,仍能复聚,周而复始,无有终止。

寻常文气显化,诗意难久,终将溃散;

此人却以巧思逆天,使文气循环往复。

偏生诗句瑰丽奇美,意境各殊。

如此,文气便困于无尽轮回,直至威能耗尽。”

一诗双景,周而复始!

刹那间,山河寂然,众修怔立,仿佛天劫没落在薛向身上,却在他们心底犁庭扫穴。

在当今儒教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