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彩头(2 / 4)

无比。

如今朝廷有实缺开放,晋升大门打开,他才已是荫生入考。

短短几日间,此人诗会扬名,莳馆殴斗名门公子,才名和霸气之名,火速张扬郡中。

传闻,是新科之中最被看好夺魁之人之一。

“宁郎君,我,我无事,只是一场误会,郎君切勿为我……”

沈夫人才说两句,便已带泣声,仿佛娇照水,为风露所侵。

宁千军目光一掠,径直落到薛向与魏夫人身上,眼前一亮,心中暗道,“好一朵肥美娇嫩的鬓边海棠红。”

“郎君。”

沈夫人似乎看出些什么,低声轻唤。

宁千军怔了怔,心中暗道,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色道,“姐姐姿容美丽,风仪不俗,得到金牡丹席位,正得其时。

这位夫人,你有意见”

此语一出,如寒风扫苑,围观贵妇俱是一震。

魏夫人眼睫微垂,唇角不动,只道,“千军公子尊意,我岂敢违不过是个金牡丹之席,沈妹妹要,给她便是。”

“我有意见。”

薛向垂眸一笑,朗声道,“牡丹会是尊贵夫人们共襄盛举成立的。

金牡丹席位更是身份、地位、财富、人品、名声的象征。

却不知是何道理,通也不通知一声,便取消掉魏夫人的金牡丹席位”

他并非闲来无事,争这口闲气。

一来,魏夫人对他帮助颇多,当初,若非魏夫人出手,他未必能成功认下魏央为师。

二来,这种场合,天然就是扬名的舞台。

冲击字境三阶,锤炼加特林,积攒的才气和愿气都消耗不少,有补充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没有比在这等场合,弄出动静,更能张扬文名的了。

薛向的声音极大,震动了厅内的人。

一群枝招展,肉香四溢的贵妇们拥出厅外,为首之人面如牡丹,身姿丰饶,一身黄裙,气度极胜,正是牡丹会会首、迦南郡第七堂堂尊肖雅。

“何人敢置喙我牡丹会”

肖雅款款上前,声调虽婉柔,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之气,“金牡丹之席,原本便是为才德兼备之佳人设立,选拔以‘文名’为本,岂是妾身一句之令,便可撤谁、添谁

沈夫人孀居闺中,首首闺怨之作,名传西京。

我牡丹会近年所重,不独风姿,更需才情……

魏夫人虽仪态出众,家世不俗,但久无佳作,又疏文名,已难服众。”

四座静然。

贵妇们或低头沉思,或暗暗点首,仿佛这番话合情合理,足以搪塞过去。

魏夫人也尴尬得满面涨红。

薛向听罢,负手而立,似笑非笑,忽地开口,道,“在下斗胆请教,不知夫人可曾听过《桂窗丛谈》”

“你这是何意”

肖雅愣神,他当然知道《桂窗丛谈》,一众贵妇也是议论纷纷。

“《桂窗丛谈》鼎鼎大名,谁不知晓。”

“《云间消息》里数得着的王牌专栏。”

“《桂窗丛谈》点评佳作,几近权威,名流、士子谁不渴盼自己的大作登上《桂窗丛谈》,名传州郡。”

“…………”

肖雅举手压住杂音,“你何必明知故问,有什么话,你直说便是。”

薛向道,“不知《桂窗丛谈》的主笔,当不当得起金牡丹的席位”

“你说什么”一名贵妇失声出声。

“莫非魏夫人便是《桂窗丛谈》的主笔”

“天呐!真的是这样么”

“我府中小女,写了七八遍投那《桂窗丛谈》,求得不过一句批语——那一字一句,皆成了她闺阁的传世诗!”

“我家二郎更是将其评点编入习册,日日诵读!”

“…………”

惊呼声起落之间,仿佛厅中香气都因惊疑而凝滞。

有人惊艳,有人羞愧,也有人猛地望向魏夫人,神色由先前的冷眼旁观,化作惶惶敬意。

肖雅脸上亦是微滞,笑意难掩尴尬。

她原只道魏夫人不过是貌美之人,哪里知她竟是传言中“才难仰攀”的桂窗主笔

厅中气氛,已全然反转。魏夫人眼角一颤,终是看向薛向,眸中千意难尽。

最开始,她听信薛向建议,在云间消息开设专栏。

不久,薛向便假造了读者来信,让魏夫人获得了极大的情绪价值。

可薛向清楚,这么下去,并不是事儿。

魏夫人的创作能力,明显不足以支撑专栏。

时日一久,魏夫人肯定能从别的渠道,听到对专栏的真实评价。

薛向敏锐地发现魏夫人对诗词鉴赏的能力颇高,趁着魏夫人作品难以为继的时候,劝她开了这《桂窗丛谈》。

魏夫人果然很好的驾驭。

当然,《桂窗丛谈》的扬名和渐成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