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1 / 2)

文娱:1990 嗷世巅锋 3485 字 10天前

第231章朝中有人好办事

当初魏立本说是名额有限,张延还以为这次去酒泉拢共也没几个人呢,结果到集合的时候一瞧,好嘛,足有二十多个。

这还不是全部,等到了京城——津门暂时没有直航嘉峪关机场的航班——前台长丶zxb的林领导也带着几个人过来汇合,里里外外凑了小三十人。

在机场等候的时候,林领导特意把马原和张延喊到身边,悄悄透露了个消息,他再过不久就要调到光电总局了。

上次算是平调进京,这次则是高升副局【副bu级】。

马原和张延得了这消息,都是欢喜不已,虽说zxb名头更大,但对于影视业行业来说,那肯定还是光电更对口。

“我调过去之后,大概率会负责协调97前后,港岛影视资源和内地影视的对接。”

说着,林领导拍拍张延的肩膀,笑道:“以后再有什麽好主意,你和老马就直接联系我,到时候肯定不会少了你们的功劳。”

张延摆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架势,猛点头道:“我一定竭尽所能为二位领导抛砖引玉!”

林领导哈哈一笑,点指着张延却没再说什麽。

上了飞机之后。

张延和阎晓铭被安排在了一起,本来老朋友坐一块叙叙旧聊聊天挺好的,结果阎台长一直拿个本子写写画画的,看表情还挺凝重。

张延偷瞄了两眼,然后就赶紧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再看了。

那是一封给zy的检举信,好像是某个报社中层因为给《人间正道》提供讯息,先是被打压警告,然后又出了意外。

就说这种事不能掺和吧!

毕竟津门可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而港口城市的猫腻……

但一直目不斜视总感觉怪怪的,张延索性也翻出纸笔,开始在上面勾勾画画。

结合自己这两年的见闻,等到飞机在嘉峪关机场落地时,几个针对两岸三地合拍片的建议,就已经新鲜出炉了。

首先是合拍电视剧的咖位对等原则,张延虽然不知道光电后来规定,但从伍玉娟丶王露瑶的经历,也能看出港台从业者那种高高在上的嘴脸。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通过法规进行限定:男女主角必须有一个是内地的——而且如果男一是港台的,男二男三就必须是内地的,反之亦然。

第二个建议是有多种结局的情况,必须提前向光电报备,避免出现那种一边赚内地的钱,一边大肆抹黑造谣的情况。

至于港台版本增加黄暴什麽的,那倒是不用管的太宽。

第三个建议是……

这些建议基本都是冲着电视剧行业去的,毕竟张延也没主导过什麽电影项目,提出来恐怕也没太大的说服力。

…………

酒泉基地直接派了大巴车过来,上车前,张延就把自己写的建议给了马原过目,马原看完后又转给了林领导。

林领导看过后,当时没说什麽。

不过到了酒泉基地之后,就又把他和马原喊到了自己的房间。

“小张啊。”

林领导微微皱眉道:“我知道你这些建议,都是为了咱们国家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不过现在上面的意思,是尽量引入港台影视资本,提升咱们内地的影视剧制作水平。

这一上来就加太多限制,会不会有些不妥?如果引发港台资本的不满,影响到『引进丶提升』的大局,可就弄巧成拙了。”

张延只需要出主意就好,但林领导要考虑的可就多了,尤其是风险方面的问题。

不过林领导毕竟对张延十分欣赏,所以在提出质疑后,紧接着又给出了肯定:“当然了,像第二条丶第四条这种就很有必要,咱们确实要尽量避免端起碗吃饭丶放下筷子骂娘的情况发生。”

“领导。”

张延正色道:“在您面前我也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港岛影视行业跟咱们这边不一样,大多都是以利益为先的。

我认为他们会不会骂娘,愿不愿意遵守咱们的规则,并不取决于咱们是否笑脸相迎,而是取决于这碗饭有多大。

只要咱们内地有着足够的利益,我相信条件再苛刻一点,也会有大把的港台影视资本,愿意进入内地投资。”

林领导闻言沉吟半晌,点头道:“这麽说,你先前提出的转播权市场化,才是这一切条件的根基?”

林领导还是很有水平的,一下子就想到关键所在。

这也是张延迫不及待提建议的主要动力,如果《新游龙戏凤》成片出来,转播权市场化改革却迟迟落不了地,那这片子可就要烂在圆梦手里了。

趁着这个机会,张延又对马原道:“等《新游龙戏凤》拍出来之后,我想先在地方台卖一轮,等播的差不多了再上星播放,当然,到时候肯定会给咱们台一个优惠的价格。”

马原先是微微皱眉,继而拍着大腿道:“怪不得你小子要帮着县市一级的电视台,免费搞什麽点歌台赚钱,原来是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