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邀名逐利(1 / 2)

文娱:1990 嗷世巅锋 3190 字 10天前

第179章邀名逐利

【晚一】

欧阳长林又追问了一些细节,张延毕竟刚打完草稿,对大多数问题都是对答如流。

欧阳长林也是越听越动心,最后忍不住道:“张总,你这个提案也算是有理有据,但想要推动改革,恐怕还缺了点东西。”

对于欧阳长林这说法,张延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毕竟他只提到了转播权的事儿,却没有提引入民间资本的事儿。

这一来,自然就显得‘动力不足’。

不过他还是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道:“那欧阳主任你觉得,该怎么增加改革的动力呢”

“改革后面不还有个‘开放’吗”

欧阳长林提议道:“现在港岛最著名的就是影视业,等以后港台融入内地,各地电视台总不能还是用仨瓜俩枣,拿走人家了大本钱拍的电视剧吧

97将近,我觉得用这个理由引出转播权市场化,应该没多少人敢跳出来反对。”

张延听得眼前一亮,确实,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引入港台做由头,确实比开放民营资本更容易推动转播权市场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欧阳长林就一定比张延更聪明、更有眼光。

主要是张延对港台本能的有些抵触,而欧阳长林则是一门心思想要引入呆弯资本,所以就更容易想到这条‘曲线救国’之路。

接下来两人是越谈越投契,两人很多理念都不谋而合。

张延也根据他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自己提案,把开放民营资本这一条,包装成了对港台现状的一种认可,甚至是让利。

虽然大家现在一听到让利就反感的不行,但在那个‘我爱日月潭’的年代,从上到下对‘让利’的做法都是坚信不疑,以为能用真心换来好意。

在这期间,欧阳长林对圆梦唱片的经营,也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帮着补上了一些初创时留下的漏洞。

这让张延对其越发看重。

王晶虽然也是个有主意的,但毕竟年轻经验少,很多地方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意思。

欧阳长林则更加的成熟老练。

只可惜对方已经是湖南台的中高级领导了,否则张延还真想挖他过来给自己打下手。

…………

欧阳长林在津门待了一个星期才意满离。

而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续又有几十家市县电视台找上门,张延也照本宣科的开了两堂课。

直到15号之后,来取经的人才渐渐少了。

虽然年底这几天,圆梦旗下的歌手都有演出任务,不过张延已经无心理会,全权交给了王晶和王忠旗处理。

因为年前年后他基本是要连轴转,先是载着陈虹、张芳、康诙回老家,等腊月27再把康诙送回老家、把陈虹送去京城机场。

而到了正月初五,遵照母亲的指示,他就得飞去阿卡林省,给陈虹的父母拜个晚年——要不说这平时的电话粥没白煲呢,陈虹都没张嘴,做婆婆的就主动提出来了。

张延为了这次登门,专门托马卫都帮忙淘了副郑板桥的真迹,这是副行书七言对联,拢共了一万四,算是标准的一字千金。

虽然不如陈虹那副家传的画有意义,但谁让张家祖上都是贫下中农,没攒下什么传家宝呢。

另外听说陈虹的父亲好酒,他又专门准备了一坛子陈酿,好不好喝另说,反正看那坛子是挺唬人的。

正应了那句话。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孙晓红对康诙满意的很,陈虹的母亲也对张延赞不绝口。

不过老丈人那一关就比较麻烦了。

康诙在恒江三天喝断片两次,张延则是跟个人参一样,恨不能顿顿泡在酒坛子里。

这年头似乎全国都是一个风气,毛脚女婿上门必须酒精考验一番,酒量多少不是问题,主要看的是个态度。

等两人结伴回到北方的时候,张延的行李箱就又多了一柄日本军刀,据说是抗日战争时的战利品。

而就在张延从阿卡林回来后不久,被证实行之有效的点歌台业务,也如同野火燎原一般,从山河四省向东南西北蔓延开来。

仅仅二月份,津门台就累积接待访客超过了300人次,而更多地方则是选择了就近取经。

市传区、区传县,一时祖国大地到处都是圆梦七子的歌声——五虎之外,又添了高风和李淳波。

于是到了三月份,各地邀请商演的单子便如雪片一般飞了过来。

在这种一家有女百家求的状况下,圆梦带头制定的分段式收费模式,很容易就得到了市场认可——那些不认可的,圆梦也不会理睬。

与此同时。

信息集散中心、八一影视基地落户津门,也都有了极大的进展。

为迎接97提前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并进行转播权市场化的提案,也通过津门代表团传达给了中央。

最积极响应这个提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