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特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增补委员名单(3 / 5)

任务。

各方面来说,他们都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特区建设。

苏文宸明白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管的过来三百万人民群众的。

特别还是刚刚成立的特区,底子太薄,即使有上面领导站台。

必须得充分调动

所以后面苏文宸也立即给四个县跟过来的其他领导,还有他们农场这边的几个其他领导都画了一个饼。

“这只是管委会核心成员的第一步调整。”

“后续具体负责方向和工作分工,到时候如果有同志任务完成的出色,管委会这边会充分考虑继续增补委员的名额。”

见苏文宸这么说,特别是

他们发现,这特区成立后,对他来说来好像还真是一个好机会。

以前必须得等县领导退了或者是升了才有机会,现在特区成立这好像位子一下子多了不少啊!

而且到目前为止,他们也多少了解这位的作风了。

对于做出成绩后,这位领导会不会兑现承诺,他们还真不太担心。

得益于苏文宸长期积累的好口碑,虽然他平常喜欢画饼,可是他的饼基本都是兑现了。

所以没人觉得苏文宸只是随意说两句。

苏文宸见到

想到这里拿起自己桌子上的几个,朝着四个县的领导分别递过去。

“这是我对你们四个县的初步规划书。”

在四县领导接过之后,苏文宸首先对着砀山县的王荣山说道。

“你们砀山县目前是特区负担最轻的一个县,土地最少,人口也最少,我对你们县的定位是果园经济和林下经济并行。”

“特别是后面的林下养殖,搭配好咱们的蓝水金羽这种高端散养肉鸡,后面几年是后续我们特区出口的主要力量。”

王荣山听到这话直接兴奋不已。

“主任,你放心我回去就召开研讨会,马上落实林下养殖概念,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规模,给咱们特区赚来大量的外汇。”

王荣山没想到金羽鸡的出口,居然直接落在他们县了。

显然他很清楚,这时候谁能赚外汇,自然也会相应得到的资源倾斜就会多。

苏文宸摆了摆手。

“这方面必须要要注意密度,到时候你们派人去蓝水总场那边仔细调研。”

“总场那边年初就已经开始研究林下养殖了,这长时间肯定对于密度摸索出一些门道了。”

“比你们自己闷头尝试要好得多,虽然鸡群规模要扩大,但是不能以伤害梨树的前提下扩张。”

“我要的是相辅相成,特区的发展不能是牺牲一种选择另一种!”

“如果因为你们不管养殖密度,肆意提高养殖规模,造成梨树大量烧死引起的酥梨减产,我第一个找你王荣山。”

听到苏文宸不容置疑的话,王荣山也知道领导的意思。

“主任,我明白了,我们县里绝对不会只追求效益,而无视梨树健康肆意提高养殖规模。”

苏文宸满意的点点头。

“李琨同志,你们沛县这边作为特区的唯一拥有广阔水域的县。”

“后续还是要以发展水域经济为主。”

听到苏文宸这话,李琨就没有王荣山那么激动了,顿了顿之后才有些迟疑的解释起来。

“主任,我们县不是没想到大力发展水域经济。”

“可是我们是微山湖的西岸,咱们这边地势比东面低不少,只要雨季一发水必淹我们县里。”

“特别是现在一到夏日雨水增多,二十年前建的湖西大堤现在的防洪能力已经明显不足。”

“现在一旦进入大规模雨季好多沿湖生产队这个时候都住在船上了。”

“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那边还是要先加固湖西的堤坝,不然我们那边一旦遇到一次强降雨,就容易超过之前老堤坝的设计标准。”

“那个时候就算发展的再好也容易被直接冲毁。”

苏文宸听到这个情况也是点点头。

“你说的这个情况确实有道理,所以后续你们沿湖堤坝必须得持续的加固,并且还有后续的内部圩区的治理也要提上日程。”

“这样你们那边先疏通,清淤疏浚,确保排水畅通,这是持续性工作,慢慢来就行了。”

“等后续砀山县的蓝水金羽出口规模慢慢起来。”

“我会跟上面申请笔外汇,直接用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加固大坝!”

“在此之前你们的水域经济,主要以沿湖社队小规模养殖为主。”

“另外你们沛县可以沿湖去先发展饲料产业,把这些沿湖社队组织起来,一些捕捞的小杂鱼,虾米,小螺蚌这种平时没什么人喜欢吃的。”

“你们直接集中收购成立饲料厂。”

“烘干之后当做配料处理给农场这边就可以,后续我们要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你们这种加工过后的饲料蛋白质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