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月华兔毛皮虽然不如顶级的那么亮眼。”
“但依旧是优质的毛皮,在保暖方面并不逊色顶级的月华兔,鞣制好之后虽然美观度不行,但是我认为依旧有很大潜力!”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曾经省报上采纳的一片稿子。”
“就是你们北湾公社投稿的,我的印象很深刻,好像标题叫《自力更生谱新篇:北湾公社皮兔产业化,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树立新标杆!》”
“里面详细介绍了,你们北湾公社要依托皮兔产业,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从皮兔养殖,到兔皮的鞣制到缝纫成皮草,最后到兔肉的加工。”
“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
听到王主任的话,苏文宸眨了眨眼。
这话怎么这么熟悉呢!
这不是自己一开始给姜梨规划的方案吗?
只是后来一步步,皮兔潜力被挖的越来越大,他也直接忙的都没顾上公社这边。
所以让他评价自己的方案?这让他怎么说?
说好吧!有自卖自夸的嫌疑。
但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不好,不好的话岂不是自己否定自己!
迟疑了一下。
“主任,我觉得这个方案在北湾公社肯定是行的。”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王主任立刻认真的问道。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放心,在饭桌上,咱们就当闲聊天!”
苏文宸沉思了片刻,才缓缓说道。
“主任,是这样的。”
“这份方案,其实当初就是我跟公社的姜梨同志,一起讨论的方案。”
“当初我们也是按照我们公社的客观情况,和当时我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当时我们场正主要发展养鸡场,但是我们就发现,养鸡场这边后续限制很大。”
“因为在没有足够粮食供应的情况下,养鸡的发展几乎是注定了的。”
“在加上当时我们又合并了一个几乎亏空的厉害的石泉鸡场,一下子接近上千名职工也让我们场当时压力很大。”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边上的李明远顿时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当时就是他把这个包袱甩给蓝水场的。
当时他也觉得的当初这事对蓝水场好像不太公平,这也是他会直接同意蓝水场那边后面一年的利润全部都自己留着的原因。
只不过想到这,李明远总觉得当时好像有什么事情没干完,就直接调到省里来了。
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
而苏文宸则继续说道。
“当时为了增加收入,我们就决定开辟副产业,也就是现在的月华兔的前身獭兔养殖项目。”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引进这种外国品种的獭兔,然后以我们场为中心开始养殖。”
“公社这边出人出力建设皮革鞣制产业和兔肉加工产业。”
“等看到我们场赚钱之后,也可以推广到下面的社员们家里,每户搭建一个窝,养上五六只,基本不需要社员们费多少力,大多数都是让家里的娃娃割猪草的时候,顺便多割一点兔草就可以了。”
“这样一年下来,最少能出栏两次,卖给公社的制革厂和兔肉加工厂,可以让这些家庭一年下来多四五十块的存款。”
“这样不光是娃娃门的读书钱有了,还能扯几块布给家里人做件新衣裳,甚至还有余钱的还能割上几斤肉,过一个肥年。”
“主任,这也是我说为啥在北湾公社肯定行,其他地方未必的原因。”
“正是因为北湾公社这边已经做出来了,社员们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养个四五只。”
“甚至有的家庭为了养几只,直接刚成年就直接分家了,就是为了卡着门槛多养五只兔子。”
听到这话,王主任认真的点点头。
直接朝着姜梨说道。
“没想到你们北湾公社居然真的做起来了,不过我觉得一个家庭养五只太少了,,人家母兔下了一窝幼兔怎么还能给人分开呢!”
“我觉得,最起码一家要养十只!”
“咱们的底线虽然不能变,但是也不能因为举步不前,一大家子的社员养人家一大家子的兔子,这很合理嘛!”
听到这话,姜梨也立刻保证道。
“主任说的是,我们太僵化了,我们公社回去就研究调整各种家禽的养殖数量。”
听到姜梨这话,这张桌子的其他人也附和道。
“我觉得主任说的有道理,兔子一胎生的多,确实不能跟鸡鸭一样,每个家庭确实是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养殖数量。”
“我赞成,确实应该通知下去,各种家畜大小都不一样,不能执行一刀切的死规定。”
看到这张桌子上,大部分人都赞成的样子,苏文宸也没想到,居然会因此让王主任开口,直接让各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