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画饼嘛!他已经是老手艺人了(4 / 5)

份额,他肯定是得争取的。

还有一些农业人才,也得要,还有资金支持也得要,政策支持也得要。

苏文宸没一会就列了一大堆需要的东西。

随后挠了挠头,看着信上一大堆需要的东西。

“怎么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啊!这部里能同意吗?”

“算了,有备无患,这样才好讨价还价嘛!”

“在说我一个大功臣去主动去这种艰苦的地方开拓,这不给点支持也说不过去嘛!”

“不行,我还得再加点,毕竟唐太宗同志都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这样就算上面折中一下,他们也能够得到不小的支持!”

三日后,广交会正式落下帷幕。

京市。

红墙内的一个小会议厅。

沙部长将广交会全部的总结报告,递给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

老人从头看完全部的总结报告。

当看到最后的设备列表,已经有外商开始联系他们在港岛的爱国商人装船之后,老人摘下老花镜,手指重重指了指桌子上的报告。

“好!这步棋走得好啊!”

“现在的形势,我们很有必要利用两极之间的矛盾,尽力争取外交主动权。”

“美方是一个现实主义国家,只要利益需要,他们可以调整政策,那我们也要灵活应对。”

“求同存异,两极,我们总要争取一极,不能搞两面作战。”

“年底,我们完全可以先释放一些信号,先看看美方那边什么反应。”

说话间,老人点起一根烟,手上夹着烟指着报告说道。

“两万张兔皮,换了四千多万的外汇,还有现在已经装船的三条大型化肥生产线。”

“沙部长,这一次你们农林系统可算是挖到宝了喽!”

听到老人这么说,现场其他人,顿时也大笑了起来。

“哈哈,领导,你不知道,沙部长这十几天可是来回跑啊”

“就怕他的宝贝,被老陈给挖走了。”

老人听到这话,有些好奇。

“哦!还有这个事,我看这个小同志搞外交工作也是不错的嘛!”

“看的出来脑子很灵活,这一主动限制产量,既能最大化的激发别人的争抢意识,也能节省我们的养殖资源,把资源用到更多,更急需的地方去,又能最大化为咱们国家争取利益。”

“可以说完全是一石三鸟!”

听到老人这么说,沙部长顿时委屈道。

“领导,我们系统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个人才,怎么还能被外交部门抢走啊!”

“我们这些年因为粮食产量低,畜牧业一直发展不顺畅,现在好不容易换来了好几条大型尿素生产线,可以大幅度提升咱们自产化肥的产量。”

“以后粮食产量会陆续提高,后续我们的畜牧业发展,我们部里正缺小苏这种同志呢!”

“不给我们拨人才就算了,怎么还能抢人呢!”

“这边广交会刚结束,小苏就给我写信,要求去黄泛区那边开辟新战场,说实话我现在正头疼呢!”

老人听到这话,好奇的问道。

“哦!小同志是主动要求去的吗?”

沙部长点点头,有些头疼的说道。

“是啊,我也正发愁呢!”

“说实话黄泛区那边现在确实很需要人才,我们一直都找不到过去主持大局人才,但是我们部里舍不得啊!”

“我这边本来准备过两年,就把他调进来主持推进全国的畜牧工作,这几年粮食产量已经逐步增加。”

“现在随着咱们的化肥生产线越来越多,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停滞这么多年的畜牧业必须得开始稳步推进了。”

“不能总是事到临头才开始发展。”

“现在畜牧业的人才很少,我这好不容易发现一个,领导你说我能放心安排在那地方吗?”

老人弹了弹烟灰,摆了摆手。

“你们稳步推进畜牧业,确实是应该,临时抱佛脚,就是佛也不愿意帮助。”

“不过,既然是小同志主动要求,你们部里也不能不考虑同志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情。”

“我看啊,还是可以先同意这位小同志的请求。”

“你不是也说要过两年再把人调进来嘛!”

“这种年轻同志,正好在这种艰苦的地方磨砺一下,到时候不管做的怎么样,把人提拔进来也顺理成章了嘛!”

“对付黄泛区这种积年的大难题,我看啊!还真得这种主动请缨的人过去。”

“不然,就算我们强行把人指派过去,别人也只会做做表面样子的工作。”

“那些真正的困难工作,那些人是一点也不会碰的!”

边上另一个老人也赞同道。

“确实这样,关于黄泛区,我们院里已经讨论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