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但没有给他们支援一兵一卒。就连粮草都只给过一次,后面就再也没给一分钱粮,全靠他们自己在淮安府当地强征抢粮。
现在的淮安府,清军守军算上之前的河道军一万,漕军四千,总兵力约莫能有一万四千人。
两人又沿着运河,募集漕工两万人。
不是不能募集再多了,而是他们的粮食不够吃了。
两万漕工,还有一万四千绿营军就是极限了,再多的话压根养不起。
又不是在打仗,打仗还能临时维持一下,可汉军拿下高邮就没有北上了。搞得康基田和铁保甚至要自己出钱,不然压根维持不了这三万多大军。
虽然勉强维持了这么多军队,可清军战力也是变得极差,正规部队里混入了太多漕工这样的杂兵,战斗力肯定会下降。
漕工确实很有纪律性,属于潜在的兵员种子,可再有纪律性,没有经过完整的军备操练,那就是乌合之众。
而且,养了这么多军队,平时不打仗的时候,清军基本都是不进行操练的。
因为粮食实在不够吃,操练太多的话,士兵会有怨言,严重点还会出现哗变。
汉军屯兵高邮,一下子给康基田和铁保带来危机感,他们手里虽有三万四千多大军,可还是觉得不放心。
汉军的威名已经传到北边,什么汉贼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真要是高邮有一万汉军,他们手里就算有十万大军,都觉得不放心。
没有办法,二人商议半天,决定先就地守城,同时号召淮安士绅,出钱出人出力。
同时,快马加急的给嘉庆皇帝上折子。
上折子干嘛当然是求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