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越来越多,趁着夜色抛下土地逃亡,就连不少小地主、自耕农都受不住,宁愿不要土地了,也要带着家眷妻儿逃离河南。
逃得人越多,河南粮食平均产出越少,清廷官府的加派就越多,分摊下去的赋役就更重。
赋役更重,跑的人更多……如此,恶性循环。
河南已经烂掉了!
荆州方面给南京的聂宇发来信报,既是提示清廷已经调动索伦兵入关,同时也是在着重分析目前的河南战况演化。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河南的糜烂程度,就可以大致推出伪清的财政状况,已经崩到了什么程度。
荆州内阁给出的分析结论,伪清的国库财政,应该已经快能够上前明末年。
再具体一些,差不多为前明的崇祯八年。
这一年,前明对农民军的战线包围网开始崩坏,崇祯被迫下了第一道罪己诏。
当然,这些实际都是顺带的,内阁真正要说,或者说是要请示的,汉王何时前往拜谒明孝陵
虽然大汉举的旗号是反清复汉,而非天地会、白莲教的反清复明,但说到底前明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的旗帜正当性是无与伦比的。
不客气的说,单论旗号的正统,大汉可能还不如天地会……
所以,大汉既然已经光复了南京,又明确把江宁城改回了南京城。
那么作为大汉的汉王,也该是时候选个良辰吉日,去拜谒一下四百年前同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了。
对于内阁发来的明确问信,聂宇简单思索片刻,便让南京的电报兵回信:“可。”
又补充让荆州的内阁诸部,不用那么着急全面搬迁,可以先搬迁一半过来,剩下一半回头慢慢搬。
拜谒明孝陵,聂宇没有任何抵触,朱元璋可不仅只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他还收复了阔别455年的燕云十六州。
这是什么概念呢
明朝灭亡距今也都不到400年啊!
(题外话:大明没有恢复殉葬制度,但凡动动手指,去搜一下明朝编纂的所有史书,都没有这么一条。那么它的出处在哪里呢很简单,清代文人写的野史《宫闱记闻》
还有明朝宗室吃垮明朝,明末宗室支出财政就全国收入十分之一,还要受到地方官盘剥,而清末则是占了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