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文字狱(2 / 3)

据说此书还是从南方反贼之地流传过来,里面的情色内容不仅写的极为生动带入,而且还涉及到了满洲八旗、当朝大员。

要说小说中最吸引读者的,反而不是那些八旗老爷们的蝇营狗苟,而是有关鞑清皇室的各种“秘辛”。

比如,我鞑清的顺治爷,居然是多尔衮的儿子,多尔衮和大玉儿实际有一腿,所以多尔衮才会立顺治为帝……

真假不重要,反正这些直隶的读书人,初看书中给出的各种隐晦猜测,顿时都大为震撼。

这还只是说的顺治,年代已经很久远,可信度不是那么高。

又有比较近的说康熙其实也不是顺治的儿子,而是顺治兄弟的儿子,所以鳌拜才会要反康熙,因为康熙不是正统啊!

还有离得更近的,干脆说乾隆是汉人,他的父亲实际是雍正朝的得宠汉臣陈元龙。而且雍正也知道乾隆不是自己儿子,但为了政治抱负这才忍着养大乾隆,又把乾隆立为皇帝,还重用了乾隆的生父陈元龙。

前面几个都还好,最后一个最离谱,但信的人反而最多。

因为最后一条确实在民间传说很有市场,凡是知道这些的汉人官绅通过不断编排,甚至连具体乾隆的出生时间,怎么跟雍正扯上的关系,又是如何被狸猫换太子,为什么雍正要默许乾隆做自己儿子等等,全都编了个大概。

最离谱的,当属乾隆的维闻生父都有两个人,这两人还是同族叔侄关系,又是同朝为官。

众人在酒楼包间里推杯换盏,一开始还在闲聊小说的插画细节,这聊着聊着就扯到了朝堂政治上面。

“你们说,这大清的顺治爷,真是那多尔衮的儿子”

“嘿嘿,不知道,但我看应当是真的,要不然顺治爷干啥要认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还给多尔衮追封了大清成宗的庙号。”

“你这说的不对,顺治爷后来亲政,可是将多尔衮开棺鞭尸,那大清成宗庙号,不也被废了。”

“与其说多尔衮和顺治爷,我倒是觉得这乾……乾隆皇上,怕不真是咱们汉人!”

“你还真信啊”

“为啥不信我觉得这书说的没错啊!别说乾隆皇上了,就是雍正爷,我也觉得这怕不也是咱们汉人。要不然雍正爷昨那么重视咱们汉人,反而不重视他们满人、旗人”

大汉出版的《淫僧传》里虽然各种添油加醋,对伪清上下进行谣言编排,但可从未说过雍正什么不是,顶多就是给雍正戴了顶虚构“绿帽子”。

虽说雍正的改革,到了乾隆年间就彻底失败,但不得不承认雍正确实也努力过,试图让伪清真正汉化成为一个正统强盛的王朝。

伪清十二帝里面,雍正可是少有愿意主动接受火器化的伪清皇帝,甚至还组建了火器为主的龙骑兵部队。

同时,又是他开了先例,让地方督抚可以任用汉人,而非康熙朝,说的满汉一家,但地方督抚大员,不是八旗就是满人,汉人想都别想。

不过,这两样到了乾隆也都完蛋了,火枪龙骑兵被乾隆废置,并认为骑兵用火枪那是数典忘祖,忘了祖上的骑射本领。

而地方督抚更是在乾隆一登基,就立马全部裁换成满人和旗人,生怕让汉人掌握了大权。

就连现在都是差不多,两广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河南巡抚、川陕总督,没一个是特么的汉人。

这几个读书人还在说话,忽然窗外传来一阵喧哗。

几人喝的醉醺醺,奔着找乐子的心思探出窗外看去,就见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了大队的官兵。

酒楼门口,掌柜亲自带着小厮,点头哈腰出门迎接。

“诶呀,几位军爷,不知什么风,把您们几个给吹来了”

“知道这本书吗”

为首的把总一抬手,拿出一本《大清淫僧传》,伸到了酒楼掌柜面前。

酒楼掌柜一眼就认出来,但还是矢口否认:“这……这是何物,怎起名如此粗俗军爷,小人实在不认得这书,更没见到过。”

那官兵把总冷笑一声:“呵,不承认也不重要,全部都有,给我进去搜,不要放过每一处角落!”

“哒哒哒哒!”

一声令下,一百多号官兵冲进酒楼,又有几十人把守酒楼各门,防止有人逃脱。

唐子斋几人还在包间喝酒发懵,房门忽然被人粗暴踹开。

其中一个公子哥趁着酒劲起身怒骂:“谁让你们这些臭丘八进来的,滚出去!”

一声呵斥,还真就把几个清兵吓住。

可很快几个清兵的军官走进来,怒斥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搜!这可是京师里下来的圣旨,连县太爷都背不住,你们有几个脑袋还敢抗旨的”

这话说完,几个清兵马上动起来,就对着包间里打砸乱搜。

搜了一圈,一无所获。

倒是把几个包间公子哥给吓得酒醒了,他们都听到了刚刚军官说的“京师下来的圣旨”、“太爷都背不住”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