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徽商反了
白楠信守承诺,凡是投降倒戈的清兵,全都免去了死罪,就连军官都算他们折罪立功。
因为投降的人实在太多,汉军从发动攻城,到完全拿下池州府外城,加起来都不到个时辰。
而且,主要都是耗在了攻城路上,真正战场搏杀压根就没怎么打,汉军伤亡几乎为零。
仅有一个在攻城的时候,跑的太急没看清路,失足掉到护城河里。
虽然被友军捞上来,但还是不小心感冒生病,少说也得在伤兵营修养个两天,同样还得被自己袍泽兄弟笑话两天(不止)。
池州知府张曾垿是汉军攻城打到半,才突然得知城墙那边的战况。
然后,这厮跑的飞快,带上早已备好的银票细软,又把官服脱下来,就这么趁乱乔装逃走。
王柄和陈安邦虽然跑的比他快,但这二人是见到池州已经守不住,才想到要跑路。
张曾垿这位池州府,明显是早就准备好,一旦池州城防出现一点不对,这家伙就会立刻带上银票细软逃跑。
守城的伪清文官、武将全都跑路,城中的士绅豪族也纷纷跳出来,到处放火要做汉军内应。
就连城墙上的清军守军,不是打开城门四散溃逃,就是干脆割了辫子临阵倒戈。
池州府有如此“人才济济”,自然是不可能坚守。
汉军抵达池州府城,前后不过天半。
到了翌日中午,城中火势已经全部扑灭,三千清军宇军俘虏了一千八百人,伤亡不到一百人。
又有一千多清军,趁着城中混乱四处逃散。
汉军派出了骑兵营,带上火铳、弩枪,正在四处追击。
池州府城被汉军轻松取下,白楠立刻招来投降的贵池县令,让对方代笔写下劝降信,而后又用伪清安徽巡抚大印、安庆知府印、池州知府印分别盖了一章。
之后,带上这些劝降信,分别派兵去接收铜陵、青阳、石埭三县。
尤其铜陵县,白楠直接派了两千军队,指挥使林勇亲自领兵过去拿下。
因为铜陵县盛产铜矿,还有伪清曾经设置的铸铜钱监,拿下了这里,大汉就能在安徽本地直接铸铜钱,而不用从湖广调铜钱过来。
大汉目前的基础货币,正在向着铜元、银元二级过渡,用于铸币的蒸汽机已经被蒸汽机局那边造了出来,现已正式投入到了量产使用。
聂宇专门设立铸币局,负责大汉的铜元、银元硬币铸造,还有发行流通。
至于金元,铸币局倒是做出过样品,但没有投入到市场流通,只是作为样版存留,汉王也要去了五个。
铜、银材质类货币,才是目前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黄金货币不是不能流通,而是储量实在太少了,真流通起来远远达不到大汉的需求。
事实上,就连白银作为主流货币的流通,还是始自晚明时期,此前的白银中国也有,但都是作为奢侈品,而不是流通的货币。
中国开始使用白银,主要是因为美洲白银通过贸易走私,在晚明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最夸张的时候,美洲开采出来的白银,三分之一都要流入中国市场。
牛顿牛爵爷怎么死的
郁闷死的,到死之前,作为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的牛爵爷,都在困惑王国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当然,现在英国人知道了,他们的钱都流入中国了。
为了解决这个危机,英国东印度公司专门在数年前派出马戛尔尼访华,期望打开中国的市场,再利用鸦片这些特殊商品,扭转中英两国的贸易逆差,把白银从中国市场重新掏出来。
不出意外,英国人失败了,东印度公司此后不久遭到解散。
……
徽州。
“池州已经没了,安庆也没了,安徽巡抚朱珪被俘。诸位,我等,徽商是时候该做抉择了。”
汪兴尧带着陈林陈掌柜给他的消息,来到徽商集会说道。
众徽商听到消息,虽然已经有过预料,但还是颇为震撼,大汉这是不动则已,一动立刻就是安庆、池州二府之地,还俘虏了安徽巡抚朱珪本人。
徽商首席汪兴业咳嗽两声,说道。“诸位,安庆、池州已被我大汉取下,接下来就该是我们吸州府了。凡是来参加会议的,汪某人都认定他是已经决定要干了,不想干的这时也不用想着退出。因为我不允许,谁要这时候想退出,那就休怪汪某心狠手辣!”
此话一出,众徽商都是感觉到了江兴业身上若有若无的杀气。
谁要这时候说不干,那怕是真的会杀人。
不过,这倒也不太可能,他们能今天来到这里,显然也是做好了准备。
能在徽商有一席之地,自然都是敢赌敢干的,大汉席卷天下之势已成一半,南朝半壁板上钉钉。
这时候拿一个徽州府,换来大汉新朝对他们徽商的庇护,买卖划算的很。
至于能不能打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