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以至于忽略了提议背后巨大的政治陷阱。
他们成了海神教会和查尔斯试探巴格尼亚王国的王权、搅乱局势的棋子。
“呵……”
克里斯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
他之前的判断没错,这两个教会的人,确实既蠢,又天真,还被人当枪使了。
但海神教会……这笔账,他记下了。
敲打?
当然要敲打。
但对象和方式,需要调整了。那两个土地教会需要被严厉警告,让他们明白僭越的后果,认清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者。
而对于藏在深海阴影里搅动风云的那位费舍尔,以及他背后的海神教会和查尔斯……则需要更隐蔽、也更致命的手段。
两者之间,似乎可以合二为一。
不过整体来说,这些目前都不是大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自己的种田,这节奏可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被打乱。
……
与此同时,在奥姆杜尔港。
距离那场秘密串联的仓库会晤已经过去几天。
费舍尔穿着不起眼的灰色商人长袍,站在港口区一处地势稍高的废弃灯塔平台上。
因为这里视野开阔,能将整个港口,尤其是那片热火朝天的重建区尽收眼底,因此这里属于禁地,不允许闲人上来。
而现在,费舍尔却能在这出现,并且他现在手中捧着一个镶嵌着粗糙贝壳的祈祷书,嘴唇微微翕动,在虔诚地向海神波塞冬祈祷。
那双隐藏在书页阴影后的眼睛散发着微弱的蓝光,能够眺望远方,看到望远镜都看不清楚的一些细微画面,
然后费舍尔贪婪、震惊地发现了下方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巴格尼亚人在奥姆杜尔港进行的重建工程。
速度!
这是费舍尔脑海中第一个,也是最强烈的印象。
米尼西亚王国统治时期,奥姆杜尔虽然也是重要港口,但建设总是缓慢而拖沓。
贵族扯皮,教会掣肘,工匠行会效率低下。一场风暴过后,修复损毁的码头可能需要数月甚至半年。
而现在,巴格尼亚人展现出的是一种近乎蛮横的效率。
被战火摧毁的旧码头区,残骸早已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巨兽骨架般迅速延伸开来的崭新深水栈桥。
巨大的、前所未见的起重机矗立在岸边和浅水区,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轻而易举地将成吨的巨石、成捆的木材吊装到位。
穿着统一深灰色工装、如同蚂蚁般密集的工人们,在清晰划定的区域内有条不紊地工作,敲打声、号子声、机械运转声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却又充满力量的乐章。
短短两个月时间,新的码头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其规模远超旧港!
规模,这是第二个震撼。
巴格尼亚人重建的不仅仅是码头,他们是在重塑整个港口,新的仓库区规划得方方正正,道路宽阔笔直,排水沟渠深挖并用巨石砌筑。
更远处,大片原本是滩涂和废弃盐田的土地被平整、夯实,无数脚手架如同森林般拔地而起,那是在兴建新的居民区、商行和……军营?
但是,费舍尔觉得不太像,于是他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和价钱去收买一名军官,让自己可以出现在这个废弃的灯塔平台上,终于看清楚了那座和军营一样森严的建筑物,到底是什么。
是造船厂!
现在费舍尔的目光死死钉在了港口最北端,那片被高耸木墙严密围起来的巨大区域。
即使隔着相当远的距离,他也能感受到那片区域的庞大和……野心。
巨大的干船坞正在挖掘,其尺寸之大,足以容纳数艘大型战舰同时建造或维修。
船坞旁,巨大的木制滑道如同巨龙的脊骨,斜插入海。
最令人心悸的是,在船厂内部空地上,他能看到如同森林般密集竖立起来的巨大龙骨。
那些龙骨粗壮得惊人,一看就知道不是用来建造普通商船的,并且其数量之多,更是让他头皮发麻……至少有三艘大型战舰同时在铺设龙骨!
而在船厂另一侧的露天工棚下,堆积如山的、经过初步加工的上好橡木和柚木,以及成捆的铁条、铜皮,无声地诉说着巴格尼亚人打造一支强大海军的决心。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方法。
通过海神的神术,费舍尔能够看到,远处的工人们并非像传统船匠那样凭经验敲打,而是使用着统一的工具,在一些拿着大张的、画满线条的羊皮纸的人指挥下,遵循着固定的流程和图纸,进行着流水线般的作业。
这种标准化的、系统化,充满秩序美感的建造方式,其效率远超米尼西亚乃至他所知的任何国家的传统造船模式。
“海神在上……”
费舍尔无意识地喃喃自语,祈祷书差点从他冰冷的手指间滑落,他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寒意。
他不确定这种建造方式有什么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