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不要多管闲事(3 / 3)

泰利亚骑兵的行动模式狡猾而高效。

他们通常以三千人为一个突击集群,如同几支致命的箭矢,在广袤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肆意穿梭,避开了有城墙的城市。

一旦发现防御薄弱的城镇或大型村庄,他们便如饿狼般扑上。

雷泰利亚人并不追求长期占领,只追求瞬间的破坏和掠夺。

他们在攻破简易的寨墙或木栅栏后,主力骑兵冲入核心区域,焚烧粮仓、工坊、领主府邸,驱散或屠杀敢于反抗的武装力量。

轻骑兵则在周围数十里范围内游弋,扫荡零星的抵抗,切断可能的援军路线,将恐慌像瘟疫一样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短短十余天之内,一连串噩耗如同雪崩般砸向金穗城。

沃顿镇陷落,这个位于米尼西亚西北方、以粮食储备和酿酒业闻名的城镇,在抵抗了不到半天后沦陷。

囤积的过冬粮秣被尽数焚毁,酒窖被砸开,烈酒流淌一地,与血水混合,又被火焰点燃,形成诡异而惨烈的景象。

同样在海边的重工业城市--苏瓦诺的“铁锤”工坊区被夷为平地!

这片为米尼西亚军队提供大量武器和农具的工坊区,在雷泰利亚骑兵精准的突袭下化为一片火海。

熔炉倾覆,铁水横流,半成品的刀剑铠甲散落一地,被马蹄践踏变形。

蓝河渡口失守,控制着一条重要河流渡口的要塞被快速攻破,守军被击溃。

雷泰利亚人破坏了渡船和浮桥,进一步瘫痪了米尼西亚在北部地区陆地上的交通和兵力调动能力。

多座贵族庄园被洗劫,来不及逃入大城市的贵族们损失惨重。

他们世代积累的财富、粮仓、马厩里的良种马匹,都成了滋养入侵者的养料。

一些试图组织私兵抵抗的贵族,其庄园甚至被付之一炬,家族成员或被俘或被杀。

金穗城内,查尔斯国王的暴怒已经变成了麻木的绝望。

在军帐内,将军和幕僚们争吵不休,互相推诿责任,却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对策。

派小股部队出去?

那是送死。

集结大军出城决战?

且不说能否追上神出鬼没的雷泰利亚骑兵,一旦主力离开金穗城,虎视眈眈的巴格尼亚人克里斯所部,会立刻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

米尼西亚的军队,被钉死在了金穗城,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脏地带被敌人用烧红的烙铁一寸寸地烫焦。

而最让米尼西亚人感到刺骨冰寒的,是巴格尼亚人的态度。

雷泰利亚的铁蹄就在巴格尼亚军营的侧翼甚至后方不远处纵横驰骋,双方的前哨骑兵甚至可能在某个山丘擦肩而过。

然而,克里斯麾下的巴格尼亚大军,却异常地“安静”。

他们没有对近在咫尺的雷泰利亚人表现出任何敌意,没有试图拦截,甚至没有加强警戒做出防御姿态。

相反,他们似乎有意无意地收缩了巡逻范围,为雷泰利亚人的活动让出了大片空间。

当有米尼西亚的使者试图穿过战线,向巴格尼亚人痛陈雷泰利亚暴行,请求他们看在同为“文明国家”的份上,至少对入侵者进行牵制时,得到的依旧是冰冷的沉默和紧闭的营门。

谁是文明国家啊?

我们可是野蛮人!

克里斯站在营中的瞭望塔上,面无表情地眺望着远方地平线上偶尔升起的烟柱。

那代表着又一座米尼西亚的城镇或村庄正在雷泰利亚人的铁蹄下呻吟,如此惨烈的事情,让一些人于心不忍,向克里斯询问他们要不要做些什么。

“做什么?”

克里斯嘴角勾起一丝近乎残忍的弧度。

“我们为什么要做?雷泰利亚人屠杀米尼西亚人,这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不要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