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器(1 / 2)

北府江山 苍穹之鱼 3100 字 21天前

送回彭城的战利品,后期会经过商贾的估价,折算成钱粮,大将军府和士卒四六分账。

刘道规本来只当是练练兵,给魏国找些乐子,但手下的这帮人对劫掠熟门熟路,弄回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在河北晋人的里应外合下,一度袭破了武安、繁阳、广宗诸县。

前后俘虏六千余众,牛羊四万头,粮食三万多石。

而长孙肥和达奚斤的游骑南下,遭到了刘广之的拒阻,各郡折冲府也动员起来,凭借城池和坞堡抵御魏国游骑。

这些游骑再厉害,面对严阵以待的城墙无能为力。

两个月下来,也就攻破了博昌、蓼城两座城池,也是在鲜卑人的里应外合之下方才得手。

青州到手的时间毕竟不长,有人心向魏国理所应当。

就像北方的晋人一样,尽管有很多人甘心给胡人当狗,但也有很多人心向晋室。

这个时代,是华夷斗争最激烈的时候。

不过兖徐内地的城池,鲜卑、丁零、匈奴籍的奴户们没有一家反叛,这些人早已习惯了刘道规的各种制度,很多人快熬到民户,自然不愿前功尽弃。

一个对他们不友善的规则,总好过没有规则。

只要是人,天性追求稳定。

两边这么对杀下去,魏国吃亏大一些,长孙肥和达奚斤不得不退回河北,严防死守。

天气越来越冷,刘道规感觉也差不多了,便下令诸军返回彭城。

河北攻占的几座城池,全部放弃,所有百姓迁回青州安置。

没过几日,大雪如期而至,黄河两岸又恢复平静。

不过士卒们还是没闲着。

军中开展了蹴鞠、角抵、击鞠比赛,

击鞠就是马球,与蹴鞠角抵一样,也是起源自汉军,到曹魏更是成为贵族运动。

曹植《名都篇》中有言: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如今手上养着两万多匹战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出来锻炼士卒们的骑术和搏杀之术。

刘道规还特意设置了奖品,胜利的队伍除了钱粮赏赐,还有光甲、马槊、斩马长刀等军械。

这种马槊不是寻常士卒手上用的制式装备,而是以柘木反复浸油、阴干之后以胶漆与麻绳缠裹,配以千锤万练的八面破甲棱刃,长一丈八,重十九斤。

制作耗时长达三年,成功率仅四成,成本高昂,工艺复杂,非力大勇武之人不能用之。

斩马长刀也是铁坊改良之物。

是专门用来克制骑兵之物,十五斤上下,刃长四尺,柄三尺,与士卒普遍身高差不多,步骑水诸军皆可用。

这种刀是从汉朝的斩马剑改良出来的。

汉书中有记:王莽使武以斩马挫董忠。

新莽时代,就有战马剑挫败骑兵的记录。

以往的环首刀锋刃太短,用来对付无甲的敌军尚可,但对付胡人的重甲骑兵,威力大减,还容易崩断。

这种斩马刀势大力沉,步军搭配弩机,能给胡骑带来更大的杀伤。

名义上是比赛,实则是一次大练兵。

军人视荣誉为性命,虎卫军中有西府北府,有晋人,也有一些鲜卑、匈奴人。

平常没事的时候,动辄发生群殴事件,而有了这种正式比赛,士卒们热情极高,一上场就火星四溅,拿出吃奶的劲争斗。

一场比赛下来,鼻青脸肿是常事,手脚折了也不少。

刘道规早就知道他们的德性,所有参赛士卒,都穿上了皮甲,还让军医提前准备。

即便如此,在击鞠比赛中,仍有三人被战马冲撞踩踏而死。

两支马队对冲起来,跟实战没多少区别,更何况手上还捏着毬杖,高速冲锋下,一仗下去,马头都能击碎……

死了人,士卒的热情依旧未减,反而火气更足了。

连刘义武也跃跃欲试。

“你真要上?”刘道规上下打量这个儿子。

刘义武昂着脑袋,“这还有假?儿学了这么多年马,不比他们差,连赛场都不敢试,以后如何上战场与胡骑对战?”

见他这么说,刘道规也就点头同意了。

刘义武兴奋的穿上皮甲,跨上战马,提起毬杖,战马嘶鸣一声,便加入骑队之中。

好歹也是大将军之子,上了赛场,士卒们都有所顾忌,不敢全力施为,刘义武冲了几次,便觉得索然无味。

不过刘道规暗中观察,他的骑术倒也不差,一支五尺长的毬杖,挥舞的虎虎生风。

力气不在那些老卒之下。

“没意思。”刘义武意兴阑珊的退了回来。

“你如此好勇,我将你调入虎班甲骑中如何?”

虎班甲骑是精锐中的精锐,效仿南燕的连环马,人马俱披铁甲,只是少了铁链连接。

铁链相连在正面战场虽然厉害,却容易受到地形和障碍物的限制,还不如这种单一的重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