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团气体,未曾化形。饶是如此,这内景地之中的异象,已经极为不平凡。
台上,元始天尊感受到了这点,随意地瞥了一眼,便将这般异象尽收眼底。圣人心思,不可捉摸,无法推测,万古难得有所波动。但元始天尊此刻,内心却有着微微的惊讶。
“是太上师兄昔日集结我和通天师弟,一起推演的那种法门。”元始天尊心中暗道,“这林楠,竟然真的要将这法门修成了!”
“无怪乎师兄师弟,都认可了这林楠。此法一成,虽然力量尚且微弱,却足够包罗万象,还有无穷的成长空间。”元始天尊看着林楠,念头微动,“虽然还比不得吾等三清生来单一强横,却也无有上限。”
元始天尊看出了这些,但讲道却并未停下,仍然在继续讲着。林楠沉浸其中,那一点玉清之始气,在缓缓孕育之中。
与此同时,唐三藏师徒一行人,正乘坐着车迟的蒸汽火车,缓缓离开了车迟。一离开车迟,他们都骤然感到有些“不习惯”。
在车迟生活了五年,唐三藏师徒之中,除了孙悟空这个原生态猴王之外,他们都习惯了车迟的便捷生活。衣食住行……各种便利的东西太多了。因此,乍然离开车迟,他们便感到一股强烈的不适。
这种感觉,就如同在文明社会生活久了,一下子来到了封建社会一样,也如城市之中忽然前往荒野部落一般。出了车迟之后,唐三藏的习惯一时之间还没有改回来。他口中礼佛之声,也没有那么多了,不再动辄“阿弥陀佛”。
见到这种情况,大雷音寺那边也察觉到了异样。正好,唐三藏师徒仍然要再度经历几难,才能圆满完成取经大业。
在离开了车迟不远后,他们路遇一个村庄。“倒是无有一丝妖气,只是我们来时,也并未见过这么一个村庄。”孙悟空搭眼一看,然后如此说道。
只不过,他也有些奇怪,为何这里会多出了一个村庄。“可能是车迟开荒的百姓吧?”猪八戒提出了一个可能。
在车迟几年,他倒是清楚车迟的各项事宜。其中就有“开荒”计划,鼓励百姓向着外界开荒,还有诸多奖励政策。心怀这般疑惑,师徒几人迈开脚步,朝着那村庄的方向走去。
待他们渐渐靠近村口,远远便瞧见有个人瘫坐在村口,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只是,那人神情间透着几分迷茫,仿佛对眼前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举目四望,只见村里像这般状态的人不在少数,不少村民都显得无所事事,眼神空洞。
“这村子……”唐三藏眉头微蹙,心中已然留意到这异样的景象。他走上前去,向一位老丈恭敬地询问:“这位老丈,敢问此地是何处?”
老丈有气无力地回应道:“本村唤作‘无兴村’。”
“为何叫‘无兴村’呢?”唐三藏满心疑惑,继续问道。
老丈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消极与暮气:“我们这个村子,虽说日子富足,吃喝不愁,生计也无需担忧,可大家却觉得百无聊赖。全村上下,除了每日例行的劳作,再没有别的兴趣爱好,生活也毫无意义可言。”
“嗯?”唐三藏师徒几人面面相觑,这是他们取经路上首次遇到如此奇特的情况。一路走来,所见的百姓,要么每日为生计辛苦奔波,要么受妖怪威胁,要么被恶劣天象所困,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唯有车迟的百姓,衣食无忧,生活安稳,没有这些烦恼。而这无兴村,却与他们以往所见大不相同,着实令人意外。
“为何会如此无兴呢?”猪八戒忍不住站了出来,主动发问,“既然吃喝不愁,为何不追求些更高层次的东西?”
“人生在世,并非只有吃喝二字,理应有更多的追求才是。”猪八戒接着说道。
“那我们究竟该追求些什么呢?”村民们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道。他们身上既有消极的情绪,又隐隐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在等待着唐三藏师徒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还没等唐三藏这位高僧开口,猪八戒便抢先说道:“你们既无吃喝之忧,那自然应当追求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让更多的人吃得饱、穿得暖。”
然而,猪八戒的这番回答,却让无兴村的村民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他会给出这样的答案。他们哪里知道,这几年里,猪八戒在车迟加入了“大同社”,整日四处传播大同社的理念,自己早已深信不疑,并且为之奔波了五年之久。
“比如,明了这世间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猪八戒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
“八戒,休要胡言乱语。”唐三藏连忙上前制止,随后对着众村民说道:“诸位乡亲,生活虽看似平淡,但其中或许藏着诸多乐趣与意义。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或许你们只是尚未发现生活的美好罢了。”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弥罗宫中,元始天尊正端坐在高台上,为林楠讲道。此时,偌大的宫殿中,只有林楠一人静静地聆听。这既是一场讲道,也可看作是一场传道。
元始天尊所传授的,并非寻常的修行之道,而是他自身独有的“元始之道”,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