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九灵元圣(2 / 3)

了态度,脸上多了几分尊敬,说道:“原来是祖翁的同门,那便是我黄狮的长辈,还请入洞而坐。”

黄狮精之所以变得如此恭敬,一方面是因为它心思单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对九灵元圣极为尊敬。

将林楠一行迎入洞中后,黄狮精甚至不坐自己的主位,坚持要让给林楠。六耳猕猴在一旁暗自点头,心想:“这黄狮精别的且不说,这份孝劲倒是值得称赞。”

待林楠落座后,黄狮精主动说道:“这位道爷且在此稍等,俺这就去通报祖翁一声。”

说着,黄狮精豁然起身,风风火火地转身离去。

留下林楠一行人在洞中。六耳猕猴有些意外,忍不住说道:“师父,这黄狮精心思太过简单,也不怀疑师父的话,更不多问上几句。”

林楠却摇了摇头,说道:“它直接去将那九灵元圣喊来,若我是假的,自然会被戳破。它也无有什么损失,只是空跑了一趟罢了。若是真的,它这一番积极,也不算白费功夫。”

六耳猕猴点了点头,又问道:“师父,你当真和那九灵元圣有一分同门之缘吗?”

林楠回答道:“自然。那九灵元圣,上古时乃是截教门人,后来沦为了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为师在灵宝天尊上清圣境之中听道,自然和那九灵元圣有一分同门之缘。”

六耳猕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恍然过后,六耳猕猴又有了新的疑问:“师父要见那九灵元圣后,是要也帮扶那九灵元圣一把吗?”

要知道,这西游之路,本就是一场天地大劫。在这场大劫之中,许多妖魔都身处劫中,难以自拔。它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劫气的影响,难以看清局势。六耳猕猴原本也身处劫中,但如今因为林楠的缘故,已经算是跳出了大劫,劫气不沾身。跟在林楠身边,它也渐渐明了了这大劫的真相。在六耳猕猴看来,这九灵元圣显然也是身处劫中,所以它才会有此一问。

林楠说道:“昔日截教中门人四散,在外者良莠不齐,只有这九灵元圣,还算不错。若有机会,自然要帮上一把,助它度过此劫。”

另一边,黄狮精离开了自己的豹头山虎口洞,径直朝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而去。那竹节山九曲盘桓洞,便是九灵元圣的居所。两地距离并不远,黄狮精很快就赶到了。

它匆匆入洞,拜见了九灵元圣,然后汇报道:“祖翁,有一道人乘龙而来,自称和祖翁有同门之缘。”

九灵元圣乃是一头九头狮子,手下狮子狮孙无数。它修为高深,却并未化作人形,而是以原身修行,身躯庞大而强大。此时,听闻了黄狮精的汇报,九灵元圣也有些吃惊和意外。

它问道:“是谁?”

黄狮精回答道:“那道人自称林楠,他带有一徒弟,徒弟介绍其为车迟大国师,人间道庭主。”

九灵元圣一听,豁然站起。与黄狮精对林楠一无所知不同,九灵元圣并非与世隔绝,它也知晓一些天下间的消息。所以,它知道林楠之名。

“竟然是他?他与我有同门之缘?”九灵元圣十分惊讶,九个头上齐齐浮现出疑惑之色,它实在不明白这一点。

“道主林楠,分明是近些年才崛起的人物,怎么会与我有同门之缘呢?”九灵元圣心中充满了疑惑。

尽管心中满是疑问,但九灵元圣还是决定跟着黄狮精,前往虎口洞去见一见林楠。它觉得,只有亲自见面,一切才能明了清晰。话说孙悟空自西天门归来,风尘仆仆地踏入了凤仙郡的地界。彼时,唐三藏正静坐于客栈之中,见悟空归来,眼中闪过一丝急切,连忙起身问道:“悟空,你此番前往,结果如何?可曾求得那甘霖?”

郡侯亦不敢怠慢,匆匆上前,躬身行礼,言辞间满是恭敬:“大圣,不知此行能否为我凤仙郡求得一场及时雨,以解这三年之旱?”

孙悟空闻言,心中略带嗔怒,目光直视郡侯,言辞犀利:“凤仙郡三年未降甘霖,此事皆因你而起。三年前,你究竟做了何事,惹得天庭震怒,降下如此重罚?”

郡侯闻言,面露羞愧之色,低头沉思片刻,终是将那日之事娓娓道来。原来,三年前,郡侯因琐事迁怒于天,不慎打翻了供桌,贡品散落一地,此举触怒了天庭,故而降下三年无雨之罚。

然而,事已至此,再提往事亦是无益。孙悟空深知,当务之急乃是解决眼前的旱灾。于是,他沉声道:“要解此旱,需做一场法事,筑起祭坛,连续三日,由佛道两家共同诵经,执符上诏,通报天庭,方能求得甘霖。”

言罢,孙悟空目光转向唐三藏,言辞恳切:“师父,你佛法高深,可愿助我一臂之力,诵经祈雨?只是,这法事还需一位道行高深的道人相助,却不知这凤仙郡中可有此等人物?”

郡侯闻言,面露难色,摇头道:“大圣有所不知,我们此地已近天竺,佛法盛行,道门之人实属罕见,更别说那高深道人了。”

孙悟空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难道真要返回车迟国,去请那道人来不成?此念刚起,他便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