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杂七杂八地说了许多内容,其中就包含了一些来自现代的理念。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理念逐渐被车迟国所采纳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其中就包括“开荒”这一项政策。车迟国中虽然百姓不多,但可耕种土地却也无法完全分到每一位百姓手中。因此仍有大量百姓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只能作为地主家的佃农勉强维持生计。
如今车迟国的国主却颁布了一条新的律法:凡是车迟百姓均可外出开荒拓土。所开荒土地年满三年后便归于百姓个人享有六十年土地权。这一政策无疑给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带来了希望。
要知道车迟国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个小国,但实际上国土面积并不小。西至通天河、东至黑水河都是车迟的国界范围。
只不过由于环境原因以及百姓们习惯于抱团取暖,所以一直屈居于中心地带并未向四周扩散发展。
再者说放在往年开荒种粮可能一年下来自己都吃不饱肚子,这种情况下即便有开荒条例又如何呢?
然而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了,车迟国内已经拥有了多种高产的种植物,百姓们可以轻易地吃饱穿暖了。
在吃饱穿暖之后,百姓们的精力自然也就充沛了起来。
在这样一个时期,百姓们的心思开始活跃,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外部,着手开垦荒地。
车迟国伴随着一系列明智的条例,对百姓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对于那些勇敢前往东西两侧开垦荒地的百姓,国家不仅赐予他们一定期限的免税特权,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措施。
在这样的激励下,众多百姓纷纷选择向东或向西进发,他们携带着无数的种子,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开荒时代。
这段辉煌的历史,在车迟国内被尊称为“车迟东扩西张”。
而这一系列开荒条例,更是因其深远影响,被广泛誉为“大国师条例”。
究其根源,这一切的功绩都要归功于林楠。此时,几位国师正沉浸在闭关修行的深邃之中,转眼间,已是五年的光阴悄然流逝。
在车迟国的朝堂之上,国主一边聆听着大臣们对国内情况的详尽汇报,一边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
五年,自车迟国敕封河神以来,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这五年里,无论是林楠,还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都一直处于闭关修行的状态,未曾露面。
尽管他们闭关不出,但四大国师的名声在车迟国却从未有丝毫减弱,始终是人们心中的传奇。
五年的时光,车迟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国主,如今意气风发,容光焕发。
从大臣们的口中,他得知车迟国如今的一切都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我们车迟国,已经成功开垦了东西两侧上千里的荒地,土地面积徒增数倍。”大臣们满怀激动地说道。
“国内的粮食产量丰盈,百姓们都能吃饱喝足,面食成为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在饱腹之余,百姓们的家庭也迎来了新的生命,人口数量在未来有望成倍提升。
如今的车迟国,街道上再也看不到乞丐的身影,百姓们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如今,万家尊崇道教,国内风气为之一新。”国主总结道,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他深知,这一切的繁荣与昌盛,都离不开当初尊道贬佛的明智决策。
“尊道贬佛之举,当真是利国利民,几位国师诚不欺我!”国主由衷地赞叹道。
“陛下英明!”朝堂之上,臣子们齐声称赞,让国主心中倍感欣慰。
然而,在喜悦之余,国主也不禁有些担忧:“只是,不知几位国师何时能够破关而出,继续引领我们国家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就在国主思绪纷飞之际,林楠缓缓睁开了紧闭的双眼。一道悠长的白气从他的口中缓缓吐出,显露出他深厚的修为。他这一闭关,仿佛与世隔绝,不知岁月流转。
那葫芦中的太乙紫金丹,已经消耗了大半。五年的闭关修行,让林楠的修为有了显著的提升,法力更加深厚。
然而,他仍处于积累阶段,未能实现真正的突破,龙虎演化四象的境界依然遥不可及。
这种结果,并非没有原因。林楠微微叹息,心中已然明了问题的所在。
“虽然这次闭关修行让我精进不少,但月丹的力量终究还是胜过了我的本体之力。”他心中暗自思量。
对于太阴星君赠予的月丹,林楠既感激又纠结。这枚月丹的力量足以让他修成仙人,但若凭借月丹之力成仙,那他将归属于太阴星,从此道路单一,无法再追求更高境界的金丹法门。
尽管如此,月丹仍是无数修行者乃至仙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对于林楠来说,月丹既有利也有弊。
利在于它让林楠的修行速度大大加快,直接触摸到了阴阳之境;弊则在于它容易导致失衡,让林楠的修行之路充满挑战。
“看来,我需要吸收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