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核心手下贪污案!(1 / 2)

夜色如墨,京师。

如今整个京师官吏都在忙碌,忙着接收南边的迁移世家和资产粮食迁徙,还有北边的诸多区域赈灾。

年迈的洛水手中紧紧攥着一叠泛黄的纸张,那是他花了许多时间秘密收集的证据。

他的背已经佝偻,但眼中的火焰却比年轻时更加炽热。

“里长,老朽今日来,是要揭发启蒙部前总师保庵录及其党羽的罪行。”

洛水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他将那叠证据重重放在魏昶君案头。

“红袍军的根基,正在被这些蛀虫啃噬。”

魏昶君眉头紧锁,手指翻开第一页。

那是保庵录的亲笔信,写给红袍启法考官钱世明。

“世明兄台鉴,舍侄成器资质尚可,望此次启蒙思想考试多加照拂......”

信末还盖着启蒙法的公章。

“去年红袍军思想考试,保成器文章平庸却高中第三。”

洛水平静开口。

“而真正有才学的寒门子弟赵岩,却被以字迹潦草为由黜落,老道找到了赵岩的考卷副本,请里长过目。”

魏昶君接过另一份纸张,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文章见解独到。

尤其是对之后启蒙思想的框架设想,与魏昶君竟不谋而合。

他的手微微发抖,想起了八年前在莒州城外里,第一次见到保庵录时的情景。

那时的保庵录衣衫老旧,一身衣衫洗的发白,却捧着半本残破的《孟子》侃侃而谈。

“天下之道,当以教化始,未有教化而行革命,如无根之萍......”

那时候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里长,而张岱和四名落第书生就坐在客栈的酒桌之上。

这位济南府出身的读书人,若不是牵扯到魏忠贤案中,被迫逃离,也不会和自己相遇。

而魏昶君在提出建设一个全新的世道的时候,许多年过去,他仍未忘记保庵录的眼睛。

那个青年书生一身破旧,站在寒风里,眼眸中是有火光的。

后来自己占据蒙阴,他们教导红袍六军的思想。

自己入了莒州,他们又在莒州安定后方。

自己入主青州府,接着是山东三府,这期间自己对上过那些东林官吏,勋贵武将,皇室宗亲,甚至还有不可一世的鞑子。

就连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放弃,站在自己身后提着脑袋,拼命忙活着。

他永远记得,那一刻自己身后的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们说,要和自己一起缔造一个新的世道,一个不像如今这般残酷的世道。

他们能不知道这样做是造反,是提着脑袋吗?

不是的,他们一开始便知晓,可他们还是愿意跟随自己。

可现在......“还有这个。”

洛水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第二份证据是启蒙师张旭白的人事调令,将完全不懂农事的侄子张昭安插到民部粮政司任职。

“三个月前宿州粮仓失火,就是这个张昭醉酒误事所致,却只被罚俸三月了事。”

魏昶君额角青筋暴起。

宿州粮仓储存着百姓三个月的粮食,那场大火差点导致红袍军在徐州安定百姓的溃败。

“张旭白?”

他记的这个名字,昔日他曾是保庵录麾下最器重的启蒙师,也是背诵语录最坚定的那个人。

“最可恨的是这份。”

洛水颤抖的手指指向第三份文件,启蒙部内部选拔记录。

上面清晰记载着。

“李铁之女李砂,年十四,破格录用为启蒙见习,月俸三两。”

旁边是保庵录的批注。

“诸启蒙师袍泽同生共死,其女当优待。”

“十四岁......”

魏昶君喃喃道。他想起了红袍军初创时的铁律。

启蒙师必须通过三道严格考核,包括思想教导,那时保庵录常说,启蒙乃红袍根基,宁缺毋滥。

如今看来,竟是这般讽刺!

夜风卷起枯枝败叶,烛火摇曳间,魏昶君仿佛又看见那个在篝火旁给士兵讲解民为贵的保庵录,那时的他连最后一块干粮都分给了生病的士卒。

“查!”

魏昶君拍案而起,眼神闪过平静和沉重。

“全抓了!但凡涉及的,什么走后门关系,包括保庵录本人,全抓!循环审判,我和启蒙部亲自来,让各地看着这场案件!”

三天后,保庵录在工厂被带走时,手上还沾着泥土。

他没有反抗,只是平静地擦了擦手,跟着卫兵走向囚车。

沿途工人们窃窃私语,有人朝他吐口水,也有人偷偷抹泪,毕竟他曾是红袍军最受爱戴的思想总师。

审讯场设在曾经的城门。

魏昶君肃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