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朝堂上很多人都清楚一点,那就是大汤皇帝想杀这位弱不禁风的老人,其实很容易,但要杀得名正言顺,很不容易。
如果一个人活成孟长山这样,那么想杀他,就无比困难。
但这位老大人这么些年一直默默做事,如今忽然站出来,介入了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之中的争斗,就实实在在,会让不少人都捏一把汗。
当然,也会影响不少人的选择。
总之,对于太子李昭来说,有了这位老大人的助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别的不说,至少能稳住一些局势。
不过依着大汤皇帝如今的处事来看,这不会是结局。
父子之间,最后,说不定,最后真的只能有一个人留下来。
而如今来看,大汤皇帝胜算很大。
……
……
一阵秋雨连绵,几日都不停,路上行人寥寥,不少家境殷实的人家更是早早都已经生起碳炉。
在那座姜氏的宅院侧门那边,今日响起一阵敲门声。
门房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去那边开门,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年轻男子撑伞站在门前。
门房打量着这张陌生面容,倒也没有如何盛气凌人,反而笑着开口,“公子找谁?”
姜氏在帝京,虽然不是那种朝廷命官的煊赫世家,但其实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座高门大院,虽然只是做着生意,但也绝对是跺一跺脚,能让大汤朝摇晃几分的存在。
在这样的地方做事,别的不说,眼力见很重要,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虽然只是来侧门这边敲门,但别的不说,气度还是在的,门房觉得对面这个年轻人,至少是出身某座高门大户的。
“找姜湖姜十七爷。”
姜湖在这一代的姜氏子弟里,排在十七,但却是长房嫡子,更是姜氏家主姜老太爷的幼子,从小便受宠爱。
至于这些年,让这位姜十七爷地位特殊的,倒是不是因为他的幼子身份,而是他有着这一代姜氏子弟谁都没有的东西。
他有一个闺女。
在姜氏这一代子弟纷纷都只是生下儿子之后,唯一有闺女的姜湖,地位就显得特殊了。
要知道,姜老太爷一生大风大浪都见过了,什么都可以没有那么在意,但对自己的那个独孙女,从一开始就极为疼爱。
前几年,这位小姐在帝京走失,姜老太爷差点把一座帝京都翻了过来,这几年,小姐去那重云山修行之后,老太爷更是每天都念叨,眼看着,都没之前那么有精气神了。
如此,其实就可以看明白那位小姐在老太爷心中的地位了。
“公子有拜帖吗?”
门房听着眼前的年轻人要找十七爷,倒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要眼前的年轻人能说出自己的身份,那么禀报上去就是了,至于见不见,是十七爷的事情。
年轻人递出一张拜帖,笑道:“我从重云山而来。”
门房先是下意识地点点头,就要随口夸赞一番重云山,但接过拜帖的瞬间,就觉得这重云山三个字极为熟悉,这会儿仔细一想,这就想起来在哪儿听过了,这不就是小姐去修行的地方吗?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说是从重云山而来?那就是山上仙师了?
别说他在山中是个什么地位,那都不是他这个小小门房可以置喙的。
“公子……不,仙师稍候,我马上前去通禀,还请仙师移步进来,先避避雨。”
门房笑着开口,眼神便已经不一样了。
年轻人点点头,倒也没多说什么,收起油纸伞走入其中之后,没等多久,很快便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急匆匆赶来。
“哎呀,不知道是重云山的仙师来了,有失远迎,还请……”
中年男人刚开口说了一半,就看到了眼前年轻人的那张脸,一怔,随即有些不可思议的开口,“您是……掌律大人?!”
周迟在重云山接任掌律的事情,帝京这边,知道的人不多,但作为姜氏这种一直都在关注着重云山的,自然知晓。
当时姜氏还特别激动,因为最开始,姜渭是重云山原掌律提出要收她为徒,这才去的重云山,只是后面姜渭上山,并没有拜那位掌律大人为师,那个时候,姜氏这边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有些失望,但随着周迟继任掌律之后,姜氏之前的失望就彻底烟消云散了,这位重云山新掌律出身正是玄意峰,而姜渭去的也是玄意峰。
论起来辈分,姜渭是这位周掌律的师妹。
这份关系,其实比起来前任掌律嫡传,已经不差了。
更何况,前任掌律已经身死道消,即便是他嫡传,有如现在是这个新掌律的师妹来得好?
至于姜湖是怎么认识周迟的,那就简单了。
东洲大比的时候,周迟来过帝京,后来自己闺女又到了玄意峰,对于玄意峰的情况,姜湖自然而然都是要摸清楚的。
随着知道的越多,他也十分清楚,那位年轻的新掌律,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