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潞县之战(万字大章)(1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6033 字 25天前

第494章潞县之战(万字大章)

“直娘贼的,北边的怀柔和辽西都投降了。”

“不止,听说檀州的燕乐、密云也投降了。”

“北边算什么,南边的会昌和武清都被攻下了,昨夜的火龙便是官军南路兵马北上聚集的景象。”

四月初七,随着李全忠投降刘继隆,在其劝说下,距离怀柔较近的其余三县尽数投降。

面对李全忠和北方四县的倒戈,张公素顿时没了与刘继隆决战的决心。

在他犹豫的同时,被他寄予厚望的会昌、武清也被斛斯光率军攻下。

十四日,斛斯光率军近万与刘继隆会师,刘继隆聚兵三万,围攻张公素于潞县。

若只是如此,潞县城内外还不至于如此人心浮动,更为关键的在于刘继隆每日派人在阵上叫嚷朝廷对卢龙军降兵的政策。

得知朝廷不再强征牙兵与镇兵的田产后,许多卢龙牙兵和镇兵,顿时没有了先前那般绝死的想法。

人心的变化,对于此刻的张公素来说,无疑才是最致命的。

“混账!混账!”

潞县衙门内,张公素生气掀翻了自己的桌案。

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在六房调度军需的陈贡言注意。

陈贡言走入戒石坊,蹲下捡起被张公素摔在地上的军碟。

当军碟内容展开,便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却也忍不住的瞳孔紧缩。

张公素见他如此,强忍怒气说道:“渔阳、玉田和马城的牙将、列校作乱,某派去的人都被杀了。”

“现在我军只有临近的潞县、古潞、三河,以及平州的卢龙、榆关了。”

张公素的话,无疑让陈贡言心中生出了些许慌乱,但他很快便镇定下来,对张公素作揖道:

“现在军中将士还不知道这些事情,若是知道诸县叛乱投靠刘继隆,定会生有叛离之心。”

“节帅若是率军与刘继隆交锋,趁势击退刘继隆,并赦免那些叛乱的军将,则卢龙可重新安定。”

“刘继隆此前插手卢龙,皆因镇中军校不安,若节帅展露如此手段,那刘继隆定然会先南下收拾成德,再聚兵北上对付我军。”

陈贡言的建议,使得张公素连连点头,但他来回渡步过后,却还是皱眉道:

“此前阵上所见,官军骁勇,我军想要以三万五千马步精骑及万余新卒击败其三万大军,恐怕并非那么容易。”

见他如此,陈贡言继续上前一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潞县衙门内还有十余万钱帛。”

“若是节帅将这些钱帛尽皆发给弟兄,弟兄们定然忠心杀敌。”

“此事节帅当早做决断,倘若城中弟兄们知道东边的州县投降了,那即便发再多钱粮,恐怕也无法振作军心。”

面对陈贡言如此挑明,张公素却依旧犹犹豫豫,最后还是看陈贡言有些着急,他才踌躇表态道:

“陈郎君以为,某若是率军撤往卢龙,能否在卢龙驻兵与刘继隆抗衡”

陈贡言还以为张公素会说出多么高明的见解,却不成想是这种话。

看着张公素这般模样,他不免来气,拔高声音道:

“若节帅现在弃潞县而走,军队会失去潞县后,卢龙覆灭指日可待。”

“今日舍弃潞县,明日便要舍弃卢龙,后日舍弃榆关,节帅莫不是要退往营州,乃至辽东乎”

“节帅可曾想过,您若是失去根基,流落荒野,还如何成就事业”

“更何况军中弟兄脾性如何,节帅您比末将更清楚,您若是流落荒野,弟兄们难道会追随您吗”

“恐怕到时候,军中兄弟尽皆恨杀节帅,都想着以节帅头颅向刘继隆邀功吧”

陈贡言这话让张公素清醒了过来,他可不认为卢龙的牙兵和镇兵会跟随他背井离乡。

想到这里,他只能深吸口气:“传令,开放仓库,钱帛尽数犒赏三军,明日卯时点兵与刘继隆交战!”

“节帅英明!”陈贡言眼见张公素终于下定决心,心中也舒缓了口气。

他转身退出衙门,很快便带人将仓库中的钱帛尽数取出。

接下来整天的时间里,张公素与陈贡言亲自前往各个营帐,将手中钱帛亲手发给了军中的军将兵卒们。

张公素此举,很快赢得了众多兵卒的军心,但以钱帛利诱所获的军心,始终只是一时的。

翌日卯时,随着张公素点齐城中三万步卒出城,与城外的八千精骑和七千镇兵会师后,他们很快便走出了城外的羊马墙、堑壕等工事,来到了城西的平原上。

潞县的卢龙军开始调动后,刘继隆便已经接到了消息。

“倾巢而出看来他是准备跟吾拼命。”

面对沙盘,刘继隆昂起下巴,眼底是毫不掩饰的得意。

“殿下,我军聚兵三万三千,其中万八精骑,五千马步兵和近万卢龙镇的步卒。”

“无需派遣步卒,以精骑与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