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进驻卢龙(万字大章)(3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5500 字 26天前

刚好是要强的时候,见自己大半年没给他写信,多半要强不想给自己写信。

这般想着,刘继隆看向不远处的张三娘子:“张嫂,取纸笔来。”

张三娘子见状,急忙带人去取纸笔,不多时便带了回来。

刘继隆坐在封徽旁边,却也不害羞,而是提笔便写。

封徽看他写了半天,不由得掩嘴笑道:“虎头已年长,郎君如此书写,好似视他如稚子。”

“不管多大,在某眼里都是牙牙学语时那般样子。”

刘继隆很快洋洋洒洒写完了这份信,接着派人将这份信送往了临州。

在送走书信后,刘继隆又好好安抚了封徽,并在接下来几日,在公主府和汉王府间两头跑。

在他两头跑的同时,随着朝廷征募民夫的告示张贴,东畿之地顿时便热闹了起来。

“朝廷又要征募民夫了!”

“俺来看看!俺看看是征募什么的!”

“俺也来瞅瞅!”

“这次还是河工和路工吗”

洛阳城十余里外的乡下,在乡正带着巡检张贴好朝廷的告示后,乡内百姓便成批涌到了村口。

他们开口询问着,因为看不懂字,所以只能等待乡正和巡检开口介绍。

“让俺进去!让俺进去!”

上百人围成一团,不过人腰高的孩童也在奋力穿梭,最终从前方人胯下钻到了告示牌前。

告示牌前有五名乡兵正在维持秩序,不让百姓上前挤倒乡正和巡检。

平日里鲜少能见到的张乡正,此刻站在告示牌前,示意安静过后便开口道:

“河北四镇作乱,朝廷如今征募民夫,每日二十枚钱。”

“啊!”

“当行军的民夫,俺不去……”

“俺也不去,那是会死人的。”

“没错没错……”

原本还十分热情的乡民们,听到要去战场后,纷纷偃兵息鼓。

乡正见状,不由得皱眉道:“莫不是忘记了曾经的苦日子”

“此次为汉王亲自领兵,况且汝等只需要将洛阳粮食运到怀州即可,最多只要半个月的时间,路途主要还是乘坐舟船。”

“若是因尔等怯懦导致兵马不足,河北大军南下,汝等的太平日子便到头了!”

乡正的话,并未掀起多少波澜,对于乡民们来说,北边的事情距离他们十分遥远,他们更在意眼前的事情。

“马上就要春耕了,俺们要是去了,家里人必然忙不过来,耽误了春耕。”

“是极!俺不去!”

“俺也一样……”

只是几年太平日子,这些曾经的流民,便已经忘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这种时候,反倒是那奋力挤到告示牌前的孩童忍不住左看右看,最后叫嚷道:“俺看你们都是鼠辈!”

“嗯”众人听着这稚嫩的声音,纷纷诧异看向他。

他人不大,却气势很足,双手插在腰间:“俺记得你们平日都说要报答汉王,现在汉王需要你们,你们却都不敢去了,都是鼠辈!”

“嘴上没毛的小娃娃也敢在这里指点俺们”

一个身材并不高大的乡民想上前教训他,却被巡检持长枪拦住。

乡正见状,也忍不住摇头道:“众多的男子,却不如个娃娃!”

“运粮来回不过半月,如何能耽误汝等春耕”

“更何况半月赚数百钱,都能买七斗粮食了。”

乡正与孩童的话,倒是让不少人脸上抹不去,只能小心翼翼询问道:“只运粮到怀州就行”

“自然!”乡正不假思索,随后对众人道:

“自汉王东进以来,衙门哪次办差曾蒙骗过汝等”

乡正的话,确实让四周乡民都交谈了起来。

自汉王东进,所承诺的均田、发种、蠲免、减赋税、改两税、废徭役等政令都纷纷实现。

正因如此,那些逃入山中的百姓也大多下山,河南府从黄巢之乱后的十余万口百姓,不过两年多时间便增加到了二十余万口。

上游乡的百姓,也大部分都是从山中逃出,被安置在此的百姓。

原本上游乡的土地都属于那些达官贵人,后来都被汉王均分给了他们,每口不论大小都分到了六亩地。

昔年的苛捐杂税都消失,最耽误他们生活的徭役也都被废除。

这些实打实的实惠落到他们头上时,他们根本不敢相信,直到现在都还有不少人觉得是在做梦。

百姓虽然容易被蛊惑,却也最能感受到谁当政对他们有利。

起码昔年唐廷和后来的黄巢都做不到汉王这般,他们自然应该帮助汉王。

“直娘贼的,算俺一个!”

“还有俺!也算俺一个!”

“俺也一样……”

不多时,原本还在犹豫的乡民,此刻纷纷踊跃报名了起来,而乡正则是一一为他们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