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进驻卢龙(万字大章)
“他这病来的不是时候……”
正月二十二日,手持急报的刘继隆站在池前,眉头紧锁,脑中思绪万千。
“燕国公今年应八十有八,加之去岁便听闻染了风恙,病重只在朝夕之间,殿下也应该早就料到了。”
轻柔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刘继隆侧身看去,但见李梅灵已将头发挽起,虽依旧美丽,但却在几日间多出了几分韵味。
“吾虽料到,却没料到他倒在了关键时刻。”
刘继隆低头看向这份急报,随后却又舒缓道:“好在魏博退兵,中原三镇的兵马可以分调了。”
“您准备先对付朱全忠,然后再北上解决卢龙内乱的局面”
李梅灵身若无骨的靠了上来,感受手臂传来的柔软,刘继隆思绪不免微乱,暗道定力不足。
话虽如此,他却没有推开李梅灵,而是摇头道:“外朝之事,汝莫要干涉。”
“只是吾在此却要与汝道歉,恐怕吾不日便要提兵北上了。”
刘继隆没有交代自己具体的想法,但他这话却也透露了不少东西。
李梅灵没有纠缠,只是又抱紧了刘继隆几分:“殿下且去,早些回来便是。”
“嗯。”刘继隆见状轻轻推开她抱着自己的手,接着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李梅灵站在原地瞧着他渐行渐远,直到身影消失不见。
“刚刚大婚,汉王便要出征,这可苦了殿下了。”
女官上前为李梅灵打抱不平,李梅灵却满眼欣赏的看向刘继隆消失方向,头也不回道:“如此方为大丈夫。”
她转身向堂内走去,女官急忙跟上。
与此同时,刘继隆则是回到了汉王府内,并召来了高进达、李商隐等众臣,随即将张允伸死讯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众人闻言,纷纷倒吸了口凉气。
“卢龙与成德、魏博不相同,张允伸身死,若是能扶持其子,继而将卢龙收复,这自然最好。”
“不过殿下,卢龙地处边塞,马军众多,且自张仲武到如今,卢龙镇素来强盛,我军若要干涉,恐怕兵力有所不足。”
“即便抽调兵马干涉,可我军新获河东、义武、义昌等镇,尚有朱全忠未讨平,试图干涉卢龙,钱粮也是极大问题。”
刘瞻开口谏言,他虽然亲自领兵打仗不行,但却深得中原三镇百姓爱戴,并且在粮草调度上也十分出众。
他所说的,确实都是刘继隆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对此高进达也主动说道:
“洛阳城内,眼下有关西运抵的四十二万石粮食,晋阳城则是转般了三十四万石,另官仓有粮二十万石。”
“晋阳虽有五十四万石粮食,可想要运往代北,沿途损耗在三成,而运往义武则损耗在四成。”
“洛阳粮食想要运往义昌,若是走运河倒是可以将路上损耗降低在三成左右,但需要兵马保障粮船经过魏博时平安无事。”
“换而言之,我军得深入魏博境内,与主动进攻无异……”
高进达话音落下,刘瞻又接上话题道:“两批粮食运抵前线,最多能运抵六十万石。”
眼下即将迈入二月,河北段的运河也自然化冻,成为汉军北上攻掠三镇的运输线。
“六十万石听起来不少,可我军想要插手卢龙,必然会引来成德和魏博乃至昭义的反抗。”
“想要对付四镇十余万兵马,非十万兵马不得,而十万兵马所需民夫,恐不下二十万巨。”
刘瞻继续说着,堂内众人尽皆点头,都知道他说的不错。
以运河为中心对河朔三镇出兵,确实不需要太多的民夫,两名民夫就能够保障一名兵卒二百里内的作战的甲胄、粮草运输问题了。
河北虽然因为安史之乱而人口损失较多,但这些年也恢复不少,几百万人还是有的,想要就地征募二十万民夫并不困难。
只是十万大军和二十万民夫,外加上数万乃至十数万的骡马,这每月消耗起码二三十万石。
六十万石,也就两三个月的消耗罢了。
两三个月灭河朔三镇外加昭义,这不管是对唐廷旧臣,还是对关西群臣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事情。
刘继隆看着堂内群臣脸色渐渐变得难看,皮日休甚至开口道:
“不到半年时间,我军先后已经讨平河东、代北、义武、义昌、天平五镇,兖海也岌岌可危,算起来便是六镇了。”
“半年讨平六镇,本就十分匆忙,如今又要插手卢龙,这是否太过急率”
向来支持刘继隆的陆龟蒙在这件事上,也显得有些踌躇:“不若趁卢龙内乱,先解决朱全忠和徐泗、淮南、昭义四镇,然后再集中兵马对付河朔三镇。”
韦庄也微微颔首:“先南后北,理应先把心向我军的淮南、感化二军给收服,再以雷霆手段解决昭义。”
“高骈在南边虎视眈眈,若是我军集中兵马对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