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卢龙告危(万字大章)(6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5044 字 26天前

以前不都是这样吗

“狗鼠!狗鼠!!”

看着这群牙将将自己抛下,乐彦祯是真的想拽着这群人,好好告诉他们魏博现在面对的局面到底有多么凶险。

只是这群牙将都懒得听他解释,更别提那些只知道磨练武艺,连兵法都鲜少学习的牙兵了。

此刻的乐彦祯,心里可谓憋屈,而魏博的这些牙将也果然没有令他失望。

翌日卯时,不等他下令,魏博的牙兵们就开始收拾行装,让民夫装车准备后撤回魏博了。

乐彦祯无奈,只能以五千博州兵马断后,掩护大军撤回魏博。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卫南县城楼前,早起的郑畋穿着罩甲远眺北边的魏博营盘,满脸疑惑。

匆匆赶来的罗隐见状,心里也有些捉摸不透:“看似要进攻,但这番姿态更像是在撤军”

“莫不是魏博镇内发生变故,他们准备北撤了”

郑畋听到这话都不由眼角抽搐:“战事不过打了半个月,虽说魏博死伤不少,但阵上所见以州兵居多,应该不至于伤筋动骨才是。”

郑畋在以唐廷过往对魏博的经验判断着,可罗隐却摇头道:

“尚书所言若是放在昔年则对,放如今则相差远矣。”

“昔年朝廷与三镇争斗,军队出境则弱,二者皆出境则旗鼓相当。”

“如今魏博出境而我军战意昂扬,乐彦祯及其麾下将领,自然能察觉我军与昔日官军不同,故此知道继续交锋,死伤的还是魏博兵马。”

“下官若是乐彦祯,也会选择此时撤军,等待汉王殿下挥师北上,在镇内依托城墙与我军交战。”

罗隐跟着刘继隆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加上他本来就善于揣摩他人,自然能猜到魏博军如今的情况。

郑畋见他这么说,只能叹气道:“他们若是撤退,我军便可全力强攻朱全忠了。”

“只是我军骁勇,若是殿下准许攻入魏博镇内,眼下恐怕不仅能击败这支兵马,甚至能以三州二万多兵马北上占据卫、澶二州。”

“殿下定不会准许。”罗隐笃定,郑畋又何尝不知,但他实在不想放过由他领兵击败魏博的名声。

没有刘继隆首肯,他麾下这一万多汉军根本不可能听从他军令北上。

由此便可知晓,刘继隆在军中威望到了何种地步。

不过郑畋也能感受到,随着刘继隆麾下军队吸纳的关东百姓越来越多,军中的气氛也渐渐往跋扈走去。

关东的氛围如此,哪怕普通百姓也沾染了不少风气,变得有些跋扈。

好在汉军之中以陇右十万兵卒为主,其余兵卒即便想要掀起风浪,也很难实现。

只是若要拉拢这些兵卒却也容易,只需要利诱即可。

郑畋虽不打算这么做,但他觉得日后总会有人利用这点来反噬刘继隆。

想到此处,郑畋就不免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眼下不过四十七岁,若是辞官归乡,亦或者被闲赋,他自然受不了。

可若是将此事奏表刘继隆,他又心有不甘。

在他纠结的同时,罗隐却突然开口道:“尚书可知道,忠武、宣武、义成三镇如今复垦了多少荒地”

“嗯”郑畋疑惑看向罗隐,不知道他为什么询问自己这件事,但他还是摇头道:“不知。”

“已经复垦七成了。”罗隐的话,让郑畋忍不住脚步停顿。

他错愕看向罗隐,罗隐却笑呵呵说道:“自开元以来,三镇之地便多有百姓逃亡,到咸通时更不必多说。”

“如今殿下治理三镇不过两年,三镇九州的百姓便安居乐业,努力复耕荒地,其它藩镇的百姓也多有逃亡三镇者。”

“两年间,百万流民进入其中,如今三镇九州已然恢复二百万口,复耕土地一千二百余万。”

谈及此处,罗隐却又忍不住摇了摇头,惋惜说道:“昔年会昌时,三镇九州人口不下四百万,而今却只有二百万了。”

“好在百姓期盼的太平总算来了,郑尚书……”

罗隐话里的意思,郑畋自然能听清楚。

昔年河南道百姓虽然有四百多万,可耕地却并不算多,这并非是可耕种的土地少,而是朝廷对百姓盘剥太甚,地方衙门更是放贷为生。

百姓若是当个佃户还没事,若是自己去开垦土地,哪怕衙门已经将此地视为荒地,可随意开垦。

但只要荒地得到开垦,衙门中的官吏就会施展各种手段来夺取田地。

对于普通百姓,更是逼得他们借贷,过几日便利滚利,随后抢夺他们的耕地。

长此以往,百姓也不再开荒,而是选择去给世家豪强当佃户,换口饱饭就行。

朝廷虽然知道,但开始并不在意,直到几十年后,随着各地耕地越来越少,地方衙门才急了。

他们开始发放农具和种子来招垦,但百姓已经吃过亏,不管给出什么待遇都不再开垦荒地了,所以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