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好吃药便可痊愈。”
“好!”听到张议潮没事,刘继隆心底的石头也终于落下。
虽然他现在很想去看张议潮,但紫薇城那边显然更为重要,他还需要去敲定不少事情,所以不能耽误。
抖动马缰往紫薇城赶去,不多时他们便见到了有些“破败”的紫薇城。
只见紫薇城的宫城城楼被拆了个干净,大门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是怎么回事?”
刘继隆询问宫城门口的汉军兵卒,其中队长连忙作揖解释道:“三贼兵马撤出洛阳的三日时间里,洛阳百姓争抢宫城砖瓦木料,以至于如此破败。”
“无碍,修补修补便是。”听到是百姓抢走的,刘继隆并未怪罪百姓。
说到底,若非大唐苛捐杂税如此之多,加上天下叛乱不断,百姓的日子也不会那么惨。
反正宫中值钱的东西都被李漼这厮派人搬走了,如今也搬了回来,其它不值钱的东西,倒也没有必要追回。
他抬腿走入紫薇城,只见左右都是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宫殿,只有前方的乾元殿还算完好。
乾元殿的台阶很高,但与刘继隆这一路走来相比,可谓是他走过最轻松的一条路。
情况来到如此,距离天下一统,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了。
刘继隆走上台阶,门口的汉军校尉、旅帅立马高声唱礼。
“进——关西诸道防御使、骠骑大将军、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长安留守、上柱国、汉中郡王刘继隆!!”
殿内群臣心里紧张,刘继隆也抬腿走入了殿内。
大唐根据朝会等级来决定是否脱靴,如果是大朝会和重要节日朝会,那是必须脱靴的。
不过今日虽然隆重,却是普通常朝,所以并不用脱靴。
刘继隆走入殿内,左右百官隐晦看向他,却只能看到他足部。
若是还想往上看,动作幅度太大的话,恐怕会引起殿内的汉军兵卒注意。
尽管他们穿的甲胄是禁军甲胄,但却清一色都是关西出身的汉军兵卒。
刘继隆走到金台之下,恭敬朝金台上的李佾作揖行礼:“臣刘继隆,参见陛下,陛下千秋万岁!”
“汉中王平身……”
李佾身旁站着杨公庆,他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示意刘继隆平身,同时开口道:
“汉中王勤王有功,兹授开府仪同三司、左右神武、羽林、龙武诸军大将军,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领同平章事,制河南、河东、山南东、山南西、剑南、关西、陇右诸道行营都统,进汉王。”
“臣、谢陛下隆恩……”
刘继隆松了口气,心道大部分都是自己交代过的,只是多出了进汉王及部分散阶,好在没闹出什么加九锡、总百揆的闹剧。
这般想着,他缓缓起身,而此时与刘继隆早早相熟的萧溝也走上前来,持着笏板作揖道:
“陛下,百官经过数日商讨,欲为先帝上谥曰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请陛下圣断……”
李佾闻言,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加上刘继隆在这里,使得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看向刘继隆:“汉王以为如何?”
唐懿宗李漼,放在历史上李漼的功绩来说都算得上是粉饰,更不用提如今的李漼了。
毕竟李漼挑起陇右战事,导致自己丢失关西巴蜀,随后引发黄巢之乱,怎么看都配不上“温柔贤善曰懿,言行不爽曰懿”的庙号。
“陛下,百官以为,汉王乃先帝肱股之臣,为大唐收复河陇及嶲黎、安西、北庭等处,而陛下有收复之功,故此建议……”
萧溝硬着头皮解释起来,这角度着实令刘继隆都意想不到。
如果只是按照李漼原本的功绩,那不评个“灵”、“僖”都算好的了。
但若是把刘继隆当做大唐臣子,那李漼不仅没了丢失关西巴蜀的过,反而多出了收复西域的功。
哪怕还有黄巢、王仙芝、庞勋等人作乱的过,却也足够评个懿宗了。
刘继隆倒也不打算争论这些东西,直接看向李佾道:“陛下,臣以为百官所言为实。”
李佾闻言松了口气,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萧相所言吧。”
他话音落下,这时路岩走上前来作揖道:“陛下,数日前杨复恭、杨复光奏表请降。”
“陛下,二杨皆三贼帮凶,决不可受!”
“陛下,臣附议……”
面对杨复恭、杨复光的请降,百官群情激奋,根本没有接受投降的打算。
李佾见到群情激奋的百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种时候,反倒是刘继隆主动开口道:“天无二日,如今二人请降,倒可以令其向天下人开诚布公,揭露三贼丑恶,以此为陛下洗清污浊。”
对于杨复光、杨复恭二人,刘继隆并没有太多恶感,出于政治目的,他只需要杀死三贼就足够。
如果任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