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天子七逃(4 / 6)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4002 字 9天前

多尸体,这些被砸中的兵卒,大半休息过后,都能继续参战,也有少量被直接砸出内伤,呕血而死。

纵使如此,忠武军的冲锋却依旧在继续,已经染红的伊阙关上,唐军各队队长只能咬牙继续:“倒!!”

霎时间,三指粗的麻绳在绞盘上绷得吱呀作响,沸腾的陶罐被缓缓拽起,被人吊起后推到垛口外,随后被人用铁锤猛然砸碎。

“滋滋滋……”

“额啊!!”

霎那间,血肉被沸腾的石脂灼烧融化,与甲片融为一体,忠武军的兵卒不断发出惨叫声,恐怖非凡。

“放箭!!”

没给忠武军半点休息的机会,唐军很快射出火箭,而火箭在瞬间点燃了忠武军的尸体,以及城下那满满的尸堆。

大火冲天而起,无数忠武军兵卒只能恐惧退下云梯,迅速后退。

城外的“秦”字大纛下,秦宗权脸色铁青的看着前方战场,他忍不住骂道:“不过几千人,竟然挡住我军大半个月!”

他此刻十分着急,只因为王重任与康承训,距他不过百里。

如果梁县和告成县被攻破,那他就真的完了。

想到这里,秦宗权忍不住看向身旁的都将,下令道:“传令,继续射出奏表,只要朝廷册封某为忠武军节度使,某立马撤军!”

“是……”

都将闻言,连忙退下操办。

这半个月来,秦宗权已经好几次递出奏表,只希望朝廷能答应他的条件。

不过他的奏表,并未得到朝廷的回应,显然朝廷认为他只是困兽犹斗,根本不值得招抚。

想到这里,秦宗权咬紧牙关,而此时的伊阙关内,张淮铨着甲走入衙门,随后便见到了杨复光与张淮鼎。

“关头只有不到三千弟兄,而城外的贼军不下两万。”

“若是再没有援军调来,那我们最多坚持三日……”

张淮铨实话实说,张淮鼎也下意识看向了杨复光。

对此,杨复光对二人安抚道:“不必担心,三千陕虢兵马,最迟明日便能抵达此处。”

“更何况康使君与高渤海的兵马,均距此处不足百里,只要攻破梁县与告成,数万援兵便纷迭而至。”

得到他的承诺,二人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在他们松了口气的同时,随着火势的不断燃烧,城关之上很快就有都将发现了不对劲。

“直娘贼,这城墙是谁修葺的?!”

“是杨枢密使……”

城关之上,当有都将发现城墙正在被大火炙烤开裂的时候,都将下意识破口大骂,而左右列校的话,立马让他将剩下的话憋到了肚子里。

“速速灭火!”

眼见城墙被焚烧得出现裂痕,都将只能急忙下令灭火,同时走下马道,朝衙门快速走去。

不多时,他出现在了衙门之中,三人目光瞬间看向他,而他也惊慌道:

“监军,城墙被石脂引燃的大火焚烧,已经不堪重负,出现裂纹了!”

“你说什么?!”

杨复光及张淮鼎两人都忍不住失声反问起来,随后不顾他回答,火急火燎的往城关赶去。

当他们赶到城关的时候,只见无数兵卒正在挑水灭火,但石脂燃起的火焰,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熄灭的。

大火还在燃烧,其中有一段城墙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迸裂。

“混账!”杨复光双目赤红,忍不住看向身后之人:“这是谁修葺的城墙?!”

“是、是杨枢密使……”

身后列校的话,宛若冷水将杨复光的怒火浇灭。

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玄冀做事不靠谱,这事他是知道的,但他没想到杨玄冀竟然这么不靠谱。

这可是伊阙关,不是什么小城小关,而是关乎洛阳生死的地方。

在这种地方偷工减料,是嫌朝廷命太长了吗?!

“快灭火!”

杨复光不可能骂自家阿耶的兄弟,只能憋屈的下令灭火。

只是问题摆在这里,他们肩挑手扛的水,根本就不够浇灭城外的大火。

眼见局面逐渐走向失控,杨复光连忙对身后黑着脸的张淮鼎、张淮铨吩咐道:

“派出快马,催促陕虢援兵,再派出快马前往朝廷,让朝廷准备撤往孟津。”

“崩——”

杨复光的话还没说完,他们脚下的城墙便发出了崩响声,所有人心里一凉,纷纷拔腿向左右跑去。

果然在他们跑开不久后,女墙及马道裂开了一道两指宽的裂缝,且裂缝还在随着时间推移而向外扩张。

“直娘贼,准备塞门刀车!”

杨复光厉声下令,左右都将连忙前去操办,而张淮鼎二人也按照杨复光的军令前去派出快马。

与此同时,正在等待大火熄灭的马殷也发现了城头唐军的不对劲。

“他们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