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天子六逃(万字大章)(3 / 6)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4279 字 8天前

南衙的官员有样学样,纷纷通知起了自己的亲眷族人,准备往孟津关逃难。

在他们的通知下,洛阳城内的车马价格飙涨,世家豪强纷纷逃亡孟津关。

当李漼知晓轩辕关即将守不住的时候,天色却已经黑了下来。

“陛下!陛下……”

田允慌慌张张的快走入殿,而正在榻上搂着两名伶人的李漼不耐烦起身,生气看向他:“混账!”

“陛下!”田允无视了李漼的生气,火急火燎赶来作揖:“陛下,轩辕关即将告破,于相在殿外求见。”

“你说什么?”李漼原本还在生气的表情,呼吸间骤变茫然,显然还没从这条消息中走出。

田允连忙又解释了一遍,同时令人传于琮走入偏殿,将两名伶人赶走,为李漼穿着衣裳。

等李漼反应过来,他只剩茫然无措,直到见到了于琮,他才连忙走上去迎接道:“于相,轩辕关……”

“陛下,轩辕关即将告破,臣请陛下携带妃嫔前往孟津关,乘舟往通济渠赶去!”

于琮大步走来,随后提出了建议。

轩辕关在洛阳东南方向,处于洛阳和武牢关之间的南部地区。

倘若再走陆路前往武牢关,说不定会和贼军撞上,唯有前往东北四十余里外的孟津关,利用黄河前往通济渠,视情况抉择是否南下淮南。

“洛水有舟船吗?”

李漼此刻不免慌乱,连这种常理的问题都问了出来。

于琮闻言作揖:“洛水之中自然有舟船,但眼下消息传开,官员富户们必然抢占舟船,与其乘坐舟船前往孟津,不如走陆路轻装前往孟津关。”

“好!”李漼闻言也不耽误,连忙看向田允:“速速安排宫中妃嫔走龙光门撤往孟津!”

“奴婢领命!”田允连忙应下,而此时收到消息的亓元实等人也急匆匆闯入了偏殿之中,沿途禁军皆不敢阻拦。

“陛下,臣听闻轩辕关告破,臣请陛下速速移驾孟津,前往河阴避祸!”

亓元实拔高声音,李漼听后脸色微变,但也知道现在不是闹矛盾的时候。

他不信任北司的宦官,也不信任南衙的官员,但对于于琮,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于相,劳请汝安排车马。”

“陛下放心,臣入宫前已经准备好了,只等陛下和诸位殿下出龙光门即可。”

于琮安排妥当,李漼见状也没了顾虑,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便走龙光门前往孟津吧!”

“洛阳之事,暂由于相处置。”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于琮并未觉得此刻的洛阳是烫手山芋,毕竟洛阳以西还有两万兵马,伊阙关和伊阙城也还有三万多兵马。

只要安全送出皇帝,再配合康承训东西夹击,还是有机会击败黄巢的。

在于琮的承诺下,李漼茫然的被田允、亓元实等人搀扶出殿,往宫城北门的龙光门赶去。

与此同时,但凡有价值的大臣都被通知了乘车前往龙光门,随圣驾东狩。

在这些有价值的大臣中,张议潮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员。

“叔父!叔父!”

急促的脚步声在司空府内响起,张淮澄火急火燎闯入张议潮的书房,见到了还在挑灯夜读的张议潮。

“贼军攻破伊阙了吗……”

眼见张淮澄焦急的模样,张议潮深深叹了口气,显然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

张淮澄连忙点头,解释道:“宫里派人传来消息,令叔父您两个时辰内前往龙光门,随圣驾东狩。”

“东狩……”听着这熟悉且讽刺的词,张议潮苦笑摇头。

“大唐、这还是太宗留下的大唐吗?”

“如今的大唐,盗寇都挡不住了吗?”

张议潮自说自话,所说的问题,张淮澄都无法回答,他只能催促道:“叔父,我已经告诉府中子弟开始收拾,您也起身在外休息,等奴仆进来搬运藏书吧!”

大唐的印刷术不如汉军,故此许多藏书只有手抄本,价格高昂不说,还很难获取,所以最值钱的往往是藏书和钱帛,其次才是古董字画。

张议潮眼见张淮澄催促,他只能站起身来,佝偻着身体向外走去。

张淮澄扶着他来到府内庭院坐下,看着奴仆和健儿们忙碌搬运,看着自己的居所变得杂乱。

“洛阳的百姓,如何了……”

看着眼前的场景,张议潮忍不住开口询问,张淮澄闻言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

见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张议潮只能绝望闭上了眼睛,因为他已经从上次长安东狩洛阳的事情上,猜到了皇帝和宰相们会如何对待这些百姓。

不出预料,这些百姓和富户已经被关在了洛阳城内,直到皇帝和百官安全抵达孟津关,这些百姓才能逃难,以此避免他们在官道上阻碍圣驾。

这不是大唐皇帝第一次这么做,准确来说,这次是第六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