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中始乱(3 / 4)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8301 字 8天前

能!”

吴煨眼见能够休息,当下便低头对王守文认错。

王守文见状询问过程,尽管对于吴煨丧师九千的结果有些不满,但毕竟是他在战前让吴煨率老卒出逃,因此他只能压下不满情绪,安抚其道:

“此事是我交代的,自然与你无关,你不必自责。”

话音落下,他看向朱淮说道:“你能率军突围而不变,我果然没看错人。”

夸赞之后,他不等朱淮开口,便与二人交代道:

“眼下尔等败亡消息,应该才传遍四周不久。”

“趁此机会,我军收没翼城财物,一鼓作气冲入河阳,不给河阳集结兵马的机会,走入魏博,以钱帛贿赂魏博境内卫州刺史,趁机走入天平!”

“眼下河南饥民甚众,只要我等散发钱粮,必然能聚集兵马,拿下郓州。”

“届时再向朝廷请表,不怕朝廷不同意!”

王守文还是想着坐大后向朝廷请表,而这也是安史之乱后,诸镇牙兵心里对出路的大概想法。

见惯了河朔、淄青等镇牙兵驱逐节度使后请表留后的戏码,王守文也以为朝廷会以自己为郓州刺史为结果,将这场闹剧结束。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位于正平县的李承勋也才刚刚得知昨夜的临汾之战,也知道了崔屿等人对他的弹劾。

“荒唐!叛军已经被我讨平大半,不过千余骑兵,如何能突袭临汾?!”

正平县衙内,李承勋生气拍案,但心底却隐隐后怕。

他想到了拓跋思恭昨日的那番话,因此连忙看向拓跋思恭:

“拓跋头领,你昨日说阵上军马、乘马数量不足,可是真的?”

“估计是末将看错了……”

拓跋思恭当然不可能承认,如果他承认了,那岂不是坐实了崔屿等人的弹劾。

“哼!这崔屿坐拥万八精锐,竟然被不足千余叛军残寇所袭,如今还想把战败之因推到本使头上!”

李承勋冷哼一声,反驳了崔屿口中,北边有数千叛军精骑的言论。

不过他也知道,叛军估计还有精骑藏匿于他处,不然自家侄儿还在追击的贼军精骑,为何会突然从翼城方向出现在北边的临汾方向。

只是这种事情,他自然是不能承认的。

他已经向长安发去捷报,倘若崔屿此言坐实,那他先前的捷报就成了笑话。

李承勋的想法还没有落地,衙门外便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

不多时,王重荣带着一份军情走入衙门:“讨击使,曲沃传来军情,请您阅览!”

“交上来!”

得知曲沃传来军情,李承勋心里渐渐不安。

果然,当军情被他打开,其中内容便是李执义讲述了率军追击叛军精骑,然后被北边出现的精骑夹击的事情。

不仅如此,翼城被叛军攻破,城内情况不明。

李承勋脸色难看,随后当着众人面将军情丢入香炉中焚毁。

“李执义传来军情,有千余精骑从临汾杀来,与叛军余寇合兵后将其击退,翼城被攻破。”

他隐瞒了北边那支精骑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正平打出的大捷看起来分量沉重,不至于把报捷闹成笑话。

“叛军如今聚集两千余精骑于翼城,恐怕走向沁水,走入河阳镇。”

“王牙将,你派轻骑走绛县前往河阳镇,请河阳韦节度使阻拦叛军前往河南道!”

“末将领命!”

王重荣眼神闪烁,随后作揖退出衙门。

在他离去后,拓跋思恭见状询问道:“讨击使,朝廷并未准许我们进入河阳,您看……”

“我现在就向朝廷请表!”李承勋连忙解释,随后手写奏表,派人送往长安。

在奏表送往长安之余,翼城的王守文果断率军走入泽州,进入河阳镇。

因为并未得到讨击平叛的旨意,泽州刺史并未出兵阻拦,而是加急将军情送往孟州。

河阳三城节度使乃是深受皇帝信任的韦澳,他于去年被外派河阳,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孟泽怀等州观察使。

消息送抵孟州河阳时,韦澳还在理政。

“不是说叛军被讨平了吗?”

韦澳抬头质问眼前人,河阳左厢兵马使闻言作揖道:

“昨日送来的消息中,确实说叛军在正平惨败,已经被朝廷讨平。”

“只是不知,这被讨平的叛军为何会出现在我河阳。”

见兵马使这么说,韦澳当即起身来回渡步。

“王兵马使以为,本使是否要率军讨平叛军?”

“这……”王兵马使见状迟疑,随后作揖道:“末将以为,不如请示朝廷。”

“……”韦澳闻言皱眉沉默片刻,接着询问道:“叛军如今到哪了?”

王兵马使不敢怠慢,当下解释道:“叛军已经抵达沁水,并未与我军为难。”

“李讨击使已经在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