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乱象徒生(3 / 4)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7887 字 8天前

现在再对刘继隆动手,反倒显得不明智了。

“这厮不老实,不然他是怎么平衡境内番口的?”

张璘忍不住开口,王重任也颔首道:

“秦州治内番口不过四五万,我们光是平衡他们,便费了大量心力,真不知刘继隆是怎么治理境内如此多番口的。”

“不一样。”高骈摇头道:

“当初三州七关投降,本就是汉番豪强牵头的结果,朝廷自然不可能强征他们的土地,故此秦州境内的汉番百姓虽然回到了朝廷的怀抱,但终究没能得到确实的利益。”

“那刘继隆在陇右横冲直撞,但凡有人不服管教,不是被打杀,就是被整治。”

“他将土地让给了境内百姓,百姓自然拥护他。”

“把土地给百姓?”张璘心疼道。

不止是他,在座所有人都露出了肉疼的表情,哪怕那些土地与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无关。

“使君,若是朝廷不对刘继隆动兵,那我们……”

梁缵小心翼翼的询问,高骈也沉声道:“放心,我已经安排人去长安运作了。”

“接下来我们不用着急,安心等待便可。”

高骈终究要寻求出路,他不可能一辈子都坐在秦陇二州,就这样盯着刘继隆。

他想登上的舞台,必须要有足够的军功加持,而这点是秦陇二州给不了他的。

“会州情况如何了?”

高骈询问张璘,张璘闻言作揖道:“会宁的番口被屠了大半,听闻朝廷迁入三万余口党项、杂胡和汉口进入会州,但张直方那厮看着不像能好好治理会州的人。”

高骈闻言皱眉,随后想道:“若是番口和党项联合作乱,张直方必不能制,而我们倒是可以派兵助其镇压。”

“若是镇压有功,倒也能更为名正言顺的调离此处。”

想到这里,高骈看向王重任:“密切关注会州的情况。”

“是!”王重任作揖应下,而高骈的心思也渐渐活络了起来。

在此期间,时间流逝,很快便来到了大中十年的最后一个月。

期间张议潮再度请表入长安为京官,但依旧被令狐綯留中,李忱对此也不管不顾。

倒是对于时常罢工的卢钧,李忱虽然没有擢授他想要的官职,却给他加太子少师衔,希望以此来让他振奋起来。

不过卢钧并未理会李忱,而是依旧称病不理政事,将事情都丢给了崔慎由、令狐綯去做。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可他大半年了依旧如此,这就让令狐綯有些恼怒了。

冬至大朝会后,眼见卢钧依旧称病,令狐綯与崔慎由主动前往了紫宸殿,找上了皇帝上疏。

“陛下,卢相多病老迈,请罢其尚书左仆射职!”

“陛下,臣附议!”

二人被卢钧折腾的不轻,在请罢卢钧这件事情上,达成了相同的意见。

对此,李忱也表示理解,同时不免埋怨卢均。

只是没授予他想要的官职,结果就这样视朝政为儿戏,这样的人,不用也罢。

“既然如此,那便罢卢均尚书左仆射职,检校其为司空、守太子太师吧。”

“陛下圣明!!”

面对李忱的处理,令狐綯二人高声唱礼,而李忱也抬手道:

“此事暂且不提,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调入京中一事,何时提上日程?”

随着刘继隆传首论恐热,李忱对他是越来越看不惯了。

如今河西已乱,是时候对刘继隆下手了。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暂不可急,不如缓明岁如何?”

令狐綯作揖行礼,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可李忱却皱眉道:“还要拖?”

他已经不想再拖了,只想快速剪除刘继隆羽翼,然后逼着他对朝廷动手。

令狐綯见他着急,当下也不敢拖了,只是开口道:

“若是如此,那即日便可起草圣旨,以其在任功绩,暂且调入京中,担任尚书左仆射,以此安抚刘继隆如何?”

罢卢均尚书左仆射,擢升封敖顶替其官职,不仅恶心了卢钧,还让刘继隆挑不出理来,这便是令狐綯的处理方式。

李忱虽然不满擢升封敖,但考虑到如此才能让刘继隆挑不出理,故此也就颔首认可了。

令狐綯见状松了一口气,而崔慎由则是开口道:“陛下,户部侍郎萧邺在翰林久而无功,臣请罢萧邺翰林学士。”

崔慎由忽然请罢他人官职,这让李忱皱眉,反倒是令狐綯瞥了崔慎由一眼,似乎知道什么。

见状,李忱颔首道:“此事由崔相做主,崔相可前去操办。”

“谢陛下,臣告退!”

崔慎由见状高兴,当即作揖退出了紫宸殿,而令狐綯却留了下来。

李忱目光看向令狐綯:“萧邺此人如何?”

“回陛下,萧邺此人出身兰陵萧氏,为“九相世系”,不过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