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东征在即(3 / 4)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8061 字 8天前

“刺史,您说百姓要是知道您走了,得有多难过啊……”

曹茂将饭菜端上来后,忍不住唏嘘一句,而刘继隆也被他这话弄得没了胃口。

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刘继隆一直在和张议潮学习,听他对权谋的一些理解。

对于自己,张议潮确实是把自己当成后辈对待的。

刘继隆不知道张议潮此举是不是在为将来铺垫,但这简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刘继隆也明白了张议潮的不容易。

他肩头的负担很重,却又放不下来。

整个河西,除了他能平衡所有人,再无一人有这样的威望和手段。

他若卸下担子,便是河西分崩离析的开始……

想起张议潮那沧桑的面容,以及透露着孤寂的气质,刘继隆有些于心不忍。

“自此分别,日后恐难见了……”

离别时,张议潮的声音似乎还在他耳边回响,这让刘继隆肩头的担子也重了些。

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带给这段历史什么变故,但他很清楚,如果自己做得不够好,那他和张议潮、张淮深都将受到唐廷的猜忌和怀疑。

“刺史!刺史!!”

在刘继隆心头压抑的同时,内堂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和喜悦的叫嚷声。

张昶大步朝正堂快步走来,隔着老远便对刘继隆作揖行礼。

“刺史,尚铎罗那厮回来了,还把精骑和他们的家眷也带了回来!”

张昶脸上的笑容难以掩盖,刘继隆闻言也站了起来。

他本以为将痛失一个帮手,却不想老天还是垂怜他的!

“走,出去看看!”

刘继隆说完便走,张昶急忙跟上,只剩曹茂着急叫嚷:“刺史,饭还没吃呢!”

“等我回来再吃!”

留下这句话与一道背影,刘继隆带着张昶快步走出了衙门,上马往城外赶去。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二人便已经冲出南门外,隔着老远眺望到了数里之外,正在扎营的人群。

二人策马往外冲出三里余地,直到走出耕地范围,这才见到了带着老弱妇孺扎营的尚铎罗等人。

“刺史!”

“刺史!!”

鄯州精骑的兵卒见了刘继隆,纷纷激动的朝他作揖,比见到了自家亲人还要亲切。

刘继隆见了他们却跟见了鬼一样,翻身下马,伸出手拍了拍围上来兵卒的双臂。

“怎么回事,回了趟鄯州,把我的弟兄给饿瘦了这么多?”

他的话才说出来,四周的兵卒便鼻头一酸,七嘴八舌的与刘继隆抱怨起了鄯州的日子。

得知尚婢婢这厮渡过了饥荒,竟然还让兵卒喝粥吃野菜的行为后,刘继隆错愕的说不出话。

他没想到尚婢婢治军不行也就罢了,竟然对兵卒都这么抠搜,也难怪历史上他逃亡后就没有回去,估计鄯州的兵卒也不怎么待见他。

这一世即便有着自己的帮助,他也不过勉强在廓州站稳了脚跟,而鄯州的人心则是一分为二,多的跟随拓跋怀光,少的跟随自己。

这么想着,刘继隆扫视一眼四周,发现他们连带家眷竟然有四五千人。

“张昶!”

“到!!”

刘继隆头也不回的叫了一声,张昶连忙下马回应。

“让崔恕宰十头骟猪和二百只羊,派人来这里立个大庖厨,让弟兄和妻儿老小们吃个饱!”

“末将领命!”张昶闻言应下,转头吩咐一名跟随而来的山丹精骑回去通知崔恕。

“刺史万岁!”

“刺史万岁!万岁……”

见刘继隆让人杀猪宰羊犒劳他们,鄯州的兵卒纷纷激动叫嚷起了“万岁”这种僭越的词。

刘继隆见状连忙抬手示意众人冷静:“好了,别说这些了,先帮你们的家人搭好帐篷,让他们好好休息!”

在他的吩咐下,那“山呼万岁”的声音才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

远处的尚铎罗听到这边的声音,连忙快走过来。

“刺史!”

见到刘继隆后,尚铎罗与悉颉连忙行礼,而刘继隆也扶起二人。

“你们吃苦了,我已经派人去准备饭食,今日好好吃个饱。”

“谢刺史厚爱!”二人连忙感谢,刘继隆见状则是与他们说起了正事。

他带二人远离了鄯州的兵卒,随后对二人开口道:

“你们来的不巧,我明日就要率大军东征,况且……”

他沉吟片刻,想了想开始开诚布公道:“不瞒你们,此次东征过后,我大概会留在昌松一段时间,紧接着收复河陇诸州,前去河西落脚。”

“这件事情,你们暂时别告诉兄弟们,等吃了饭食再告诉他们也不迟。”

“既然你们来了山丹,我会交代崔恕和陈靖崇安排你们和亲眷落脚,在这里安居乐业的。”

他没有让众人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