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1 / 1)

第二天,乡党委会议准时召开。

刘清明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上只放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

他环视了一圈会议室,乡里的几位党委委员都到齐了,一个个正襟危坐,等着他开口。

“同志们,开会吧。”

刘清明清了清嗓子,开始传达省里的最新精神。

“省里最近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有五点。深化改革、持续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的大家庭、不怕竞争、奋起直追。”

他讲得不快,委员们听得都很认真,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

“对我们云岭乡来说,核心就是要抓住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个机会。要切实地减轻农民负担,解放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搞多种经营,为他们外出务工创造条件。”

“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我们自己的特色产业,提高乡亲们的收入,争取早日摘掉贫困乡的帽子。”

这些话都是官样文章,大家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但从刘清明嘴里说出来,感觉又有些不一样。

回到乡里的第一天,刘清明听了一天的汇报,这就是一把手的日常。

会议、汇报,不断地拍板做出决定,为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负责。

刘清明第一次体会到了一言而决数万人命运的味道,这就是权力的滋味。

爽是爽,但也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如果错了,后果太严重,他都不敢想象。

好在公路即将完工,如今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不需要他再天天去盯着了。

讲完这些宏观政策,刘清明话锋一转。

“空话套话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我说几件我这次去云州办成的实事。”

他从身旁的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这是第一份,我与云州制药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那份文件上。

人大主席王中顺的呼吸都停顿了一下。

“刘书记,你说的是……云州制药厂?那个省内最大的国营厂?”

“对,就是那个云州制药厂。”刘清明肯定地回答。

王中顺身体前倾,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脸上全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会看得上我们这个穷乡僻壤?”

刘清明笑了笑。

“没什么不可能的。他们需要原材料,我们需要销售渠道。我跟他们谈好了,从明年开始,我们乡负责为他们提供中药材板蓝根的种植和初加工。”

于锦绣的眼睛亮了起来。

“书记,你的意思是,我们乡亲们种的药材,他们厂里全收?”

“没错,全收。”刘清明说,“协议上写明了,保底收购一万亩的产量。而且是保护价收购,价格只会比市场价高,不会比市场价低。”

“一万亩!”

王中顺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让他彻底坐不住了。

“书记,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有了这份协议,我们还愁乡亲们不肯种地吗?这简直是把钱送到他们口袋里啊!”

于锦绣也激动地附和。

“是啊!书记你太牛了!只要我们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乡亲们肯定心甘情愿去开荒种地!”

刘清明抬手示意大家冷静。

“协议是有了,但后续的工作更重要。从明年春耕开始,我们要说服乡亲们,把那些坡田、沙壤地,这些以前看不上的边角料都利用起来,全部种上板蓝根。”

他看着在座的委员们。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