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1 / 2)

刘清明说:“我从来不相信他人的保证,我只相信自己。”

“也好,我们本来也要增加人手,光靠几个技术员可不行。”

林雪也怕了那天的遭遇,天灾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人祸。

她可是吓得不轻。

刘清明决心已定,马上找到陈工,请他帮忙出几张图。

建筑设计图和实景图都要,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这种好事,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而且刘清明要求并不高,这些图不是拿来施工的。

而是用来pua的。

很快拿到图样。

刘清明叫来于锦绣:“于副乡长!马上通知所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半小时后,在礼堂开会!紧急会议!”

半小时后,乡政府大礼堂里坐满了人。

所有人都不知道刘乡长又有什么新安排,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刘清明走上台。

他没有多余的开场白,直接拉开身后的墙壁上的红布,露出一幅幅硕大的图样。

上了色的实景图十分漂亮。

村民们看着那排列整齐的房子,像是城里人的住宅小区。

都有些不明所以。

“我知道,大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刘清明开口,“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命,拿子孙后代的命去赌。”

台下又开始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所以,我不要求大家搬到外面去。”刘清明的话锋一转,“我们不离开云岭乡。我们只是换个更安全的地方,建一个更好的家。”

他指着一幅幅的图片。

“我提一个新方案。把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东山村、神台村,还有其他几个山村,合并在一起。就在这个地方,我们建一个全新的村子!”

“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云岭新村’!”

全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呆了。

建一个新村?

一个老人站了起来,他是神台村的老支书。

“刘乡长,这……这怎么行?地怎么办?各家的宅基地怎么办?这得花多少钱啊?”

他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资金我们来解决,省里的灾后重建拨款和全国各地的捐款,我们会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宅基地,当然要从新村的房屋占地面积里面扣,咱不能占集体的便宜吧。”刘清明回答。

他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或疑虑、或期盼的眼睛,加重了语气。

“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我向大家保证,这个新村,不是简单的把大家挪个地方。”

“大家看看,统一风格的房屋,通电、通水,这些都只会比山上的更好”

“山下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个头疼脑热,生个娃,都方便,孩子上学也不用走山路。”

“最重要的是,”他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你们的田地,就在山上,每天早起去田里劳作,晚上回村,也就是多走几步路,咱们会怕走路吗?”

甘新华起身说道:“庄稼人,多走几步路算啥,只是这么好看的屋子,白给我们建?”

刘清明说:“乡里所有的村子,今后都将统一建房,让所有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当然,现在我们不宽裕,只能建这种小平房,等以后你们有了钱,还可以翻修改建,造那种小洋楼,那才是真漂亮呢。”

甘如柏“呵呵”一笑,说:“我们东山村的人,相信刘乡长,你说咋办就咋办。”

“你这个老东西,开始可不是这么说的。”

几个村代表相互调侃,气氛轻松起来。

刘清明知道,他们都心动了。

农民就是这样子,你只有让他们看到好处,他们才会甘心跟随。

刘清明本身的信誉,就是最好的保障。

他手上的资金有限,搞不出前世那种“新农村”的标准。

一家一幢平房,造价也不会太高。

否则,他也没办法。

就算这样还得精打细算。

这个项目一旦立项。

还能把乡里原来规模不大的红砖厂、预制板厂和沙石场给盘活。

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增长点。

东山村带了头,其他的村子也不甘落后。

谁不知道,刘乡长从来没有食言过。

毕竟看到这么漂亮的实景图,谁不想住进新房子呢?

山里的一切又不会跑,祖坟就在那里,多走几步路的事。

田地也在那里,还是多走几步路的事。

而新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

政府把事情做到了这一步。

傻子才会拒绝呢。

而对于清南市政府来说,避免了在山上搞建设。

节省一大笔成本。

又可以增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