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1 / 2)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刘清明加重了语气。

“我们深刻理解,市委做出‘统一安排’的决策,必然是依据了一套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选拔标准。为使我乡能更好地学习领会市委精神,并向全乡人民做好解释工作,恳请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将此次‘统一安排’所依据的、具体的、可量化的选拔标准和考核细则,书面下发给我乡。”

于绵绣停下了笔。

她抬头看着刘清明,已经说不出话来。

这哪里是请求?

这是将军。

把对方的军。

刘清明没有停。

“最后,请在公函末尾加上一段。”

“为全面体现市委对云岭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人事安排工作的公开透明原则,我乡计划在最终录用人员名单确定后,将市委组织部提供的选拔标准细则,与录用人员名单一并,在乡政府公告栏、各村公告栏进行为期十五天的同步公示,主动接受全乡人民的监督。”

“此致,敬礼。”

“落款,云岭乡党委,云岭乡人民政府。盖两个章。”

刘清明说完了。

整个办公室安静得落针可闻。

于绵绣拿着笔,半天没有动。

她反复看着自己记录的内容,每一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让她感到一阵心慌。

这封信,不是回函。

这是一封战书。

一封以“拥护”为名,行“宣战”之实的战书。

“乡长……”于绵绣的声音有些干涩,“这……这真的要发出去?”

“立刻整理,用乡里最高规格的红头文件格式打印出来。”刘清明说,“然后拿去给赵书记过目,盖章。”

“赵书记他……会同意吗?”

“他会的。”刘清明站起身,“他弃权了,就代表他把皮球踢给了我。现在,我把皮球踢回给市里。”

于绵绣看着刘清明,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乡长,此刻身上有一种让她无法直视的气场。

那不是权力带来的压迫感,而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

“我……我马上去办!”于绵绣不再犹豫。

她也是个有血性的人。

乡里的教育被耽误了这么多年,孩子们太苦了。

刘乡长是在为孩子们争一个未来。

她没有理由退缩。

于绵绣用最快的速度,将公函整理打印了出来。

她先拿着文件去了刘清明的办公室。

刘清明签下自己的名字。

“刘清明”三个字,笔锋锐利,如同出鞘的剑。

随后,于绵绣拿着文件,敲开了赵元佐办公室的门。

赵元佐正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赵书记。”

他睁开眼,看着于绵绣手里的文件。

“他写好了?”

“是的,请您过目。”于绵绣将文件递了过去。

赵元佐接过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他的表情很平静,没有愤怒,也没有惊讶,仿佛在看一份普通的天气预报。

但他越看,捏着文件的手指就越紧。

看完最后一句,他把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办公室里,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许久,赵元佐才开口。

“这个刘清明,是个惹祸的精啊。”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

“不过,这次惹的祸,我倒想看看他怎么收场。”

他拿起桌上的乡党委公章,在落款处,重重地盖了下去。

鲜红的印泥,印在白纸上。

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乡政府的公章,再次盖上。

两个章并排排列,代表着云岭乡最高权力机构的共同意志。

“去吧。”赵元佐把文件推给于绵绣,“用最快的速度,发出去。让乡党委的通讯员专程送,直接送到市委组织部去。”

“是!”

于绵绣拿着盖好章的文件,转身离开。

门关上后,赵元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重新靠回椅子上。

他混迹官场几十年,讲究的是一个“拖”字诀,一个“和”字诀。

可刘清明不。

他讲究的是一个“打”字。

硬碰硬地打。

“年轻人……”赵元佐喃喃道,“真他娘的有种。”

公函以最快的速度,被送了出去。

乡党委的通讯员拿到这份文件时,还愣了一下。

给市委组织部的回函?这么快?

他不敢怠慢,立刻驱车赶往市里。

云岭乡政府大院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刘清明牵着小勇的手,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槐树下散步。

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