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给人一种陈旧而压抑的感觉,墙面上贴着褪色的“光盘行动”标语。寥寥无几的食客分散而坐,各自低头吃着饭菜,偶尔传来餐具碰撞的声音。窗口前的菜盘里,几样剩菜蔫头耷脑地躺着,零星的油花在菜汤表面凝固成白膜,看着就让人没了食欲。仅有的现炒窗口前,价目表上的数字让她咋舌,这价格和校外别无二致,可想起之前尝试时那寡淡无味的口感,九月皱了皱鼻子,果断放弃。而平日里常去的清真食堂,此刻大门紧闭,透过玻璃门能看见内部漆黑一片,桌椅倒扣在桌上,显然早已歇业。
出了食堂,九月漫步在校园小道上,枯叶在脚下发出“咔嚓”的脆响。风裹挟着街边小店飘来的香气,引得她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她便来到熟悉的小吃街,霓虹灯牌在暮色中次第亮起。目光扫过林立的店铺:拉面馆里蒸腾的白雾模糊了玻璃,老板抻面的“啪嗒”声清脆有力,面团在他手中翻飞,转眼间就变成了细长的面条,案板上撒着的面粉在灯光下像飘落的雪花;馄饨铺前,老板娘正用勺子将圆滚滚的馄饨滑入沸水中,撒上翠绿的葱花和紫菜,一碗鲜美的馄饨便出锅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锅边还放着一摞写满订单的便签纸;再往前走,盖浇饭店的铁锅正“刺啦”作响,厨师颠勺时飞溅的火星映红了半面墙,浓郁的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让人忍不住驻足,橱窗玻璃上贴着“今日推荐:鱼香茄子”的手写海报。
九月在面馆前停下脚步,点了一碗牛肉面。看着老板将筋道的面条捞入碗中,浇上滚烫的红烧汤汁,铺上大块软烂的牛肉,撒上香菜和辣椒,她不禁咽了咽口水。热气氤氲间,她夹起一筷子面条送入口中,筋道的口感、醇厚的汤汁瞬间驱散了寒冷与纠结,满足感从舌尖蔓延至全身。
隔壁桌的老食客正和老板唠着家常,“小王,今天这面的辣子香得很!”“那必须的,新打的油辣子!”九月慢慢咀嚼着面条,看着店内人来人往,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感受着这平凡生活中的烟火气息。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宿舍的窗台,九月踩着满地金黄回到寝室。拉上厚实的遮光窗帘,整个房间瞬间陷入柔和的昏暗,她轻手轻脚爬上床,将自己裹进松软的被窝里。
伴随着窗外若有若无的蝉鸣,困意如潮水般涌来,不过片刻,她便坠入了香甜的梦乡。梦里她又回到了兼职的商场,在人潮中发传单,突然脚下一空……猛地惊醒时,下午三点的阳光正透过窗帘缝隙,在天花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柱。
从床上坐起,九月揉了揉还有些朦胧的双眼,随手拿起枕边的小说,是本泛黄的言情小说。倚在床头慢慢翻阅,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书页上投下细细的光柱,文字间的故事随着时间流淌,让她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书页间夹着的银杏书签,是去年秋天在校园里捡的,叶脉清晰可见。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缕阳光即将消失在天际,晚霞把窗帘染成橘红色,她合上书页,决定到校园里走走。
走出宿舍楼,迎面扑来的是秋日傍晚特有的清凉气息。此时的校园褪去了往日的喧闹,变得格外静谧。九月沿着熟悉的林荫小道缓缓前行,脚下的落叶被踩得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秋日的赞歌。路旁的树木虽然花期已过,却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勾起了她对往昔的回忆。
经过小土坡时,想起大一和室友在这里野餐的场景,塑料餐布上摆满零食,大家躺在草地上数云朵。她漫步到湖边,看着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边的晚霞,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荡起圈圈涟漪,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几只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湖边的长椅上,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老爷爷正给老奶奶念着报纸,九月就这样慢慢地走着,放空自己,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不知不觉间,暮色已悄然笼罩了整个校园。
夜晚的校园亮起了点点灯光,昏黄的路灯将树影拉得很长,在地面上投下婆娑的影子。九月却没有了吃晚餐的兴致。在她看来,一个清甜的苹果,搭配上松软的面包,或者来一个香气四溢的煎饼果子,便是最恰到好处的晚餐。她坐在宿舍楼下的台阶上,啃着苹果,看月光给银杏树镀上银边。九月背上小包,独自坐上公交车前往市区。
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而过,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九月穿梭在人群中,没有目的地,只是随心而行。路过地下通道时,被流浪歌手的吉他声吸引,男生抱着贴满贴纸的吉他,面前的琴盒里躺着几张零散的纸币。
她时而走进一家温暖的书店,指尖划过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在悬疑小说区驻足良久,随手抽出一本,站在角落静静阅读,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直到店员提醒即将打烊。有时,她会在街边的长椅上坐下,看着路灯下三三两两的行人,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有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甜蜜地说着情话,女孩的笑声清脆如银铃;有下班的上班族行色匆匆,手里拎着便利店的便当,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坚定的神情;还有卖烤红薯的大爷,推着铁皮车,车上的小喇叭循环播放着“烤红薯,香甜软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