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薪火新生(2 / 3)

"不过要小心窗口的张阿姨,要是你犹豫超过三秒,后面排队的人能把你盯得头皮发麻。\"

推开斑驳的玻璃门,热气裹挟着糖醋排骨的香气扑面而来。九月侧身避开端着餐盘的学生,指着角落的蓝色招牌:\"那间'舌尖小筑'零食店,半夜赶作业时全靠它续命。旁边文印店打印双面才一毛钱,但别在饭点去——老板会一边给你装订论文,一边吆喝着让你快让开,别挡住他看球赛。\"

踏上贴满防滑条的水泥楼梯,二楼走廊的白炽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左边是大众食堂,\"九月指着飘出爆炒声的窗口,透过玻璃能看见师傅颠勺时腾起的火苗,\"酸辣土豆丝只要三块钱,不过打饭的李叔手抖是出了名的,想多吃点肉,记得喊他'叔,您今天真帅'。\"几个女生被逗得笑出声。

她转身指向另一侧挂着星月标志的门帘:\"右边是清真食堂,专门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同学准备,大盘鸡和牛肉拉面香得能勾人魂。\"九月特意放轻声音,\"这里的食材和餐具都是独立使用的,大家进来要注意尊重习俗,别带外面的食物。\"门帘后飘出烤馕的焦香,混着维语歌曲的旋律。

两排窗口中间,一扇玻璃推拉门透出暖黄色灯光。\"这个联通两个食堂的超市是隐藏彩蛋,\"九月推开门,货架上的饮料瓶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想吃大众食堂的糖醋里脊,又惦记清真食堂的手抓饭?从这儿就能穿过去。不过要做好心理准备——\"她拿起货架上的泡面,指着价签笑道,\"红烧牛肉面比校外贵一块五,但凌晨三点断电后,这里就是全校唯一的'救命粮站'。\"

暮色彻底笼罩校园时,九月带着新生在食堂门口告别。看着几个女生围在餐卡充值机前研究操作,她想起自己大一在这儿手足无措的模样——当时也是学长手把手教她如何挂失补办,还特意提醒\"二楼大众食堂的免费汤别喝,味道像刷锅水\"。夜风掠过食堂外的槐树林,将飘来的《生日快乐歌》揉碎在灯火里,不知是哪个窗口又在为学生庆祝生日。

穿过爬满紫藤的拱形长廊,九月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指着前方砖红色的苏式建筑对新生们说:“看,那就是咱们西校区图书馆,外墙的爬山虎到秋天会变成一片红!”蝉鸣声里,几个女生踮脚张望,行李箱轮子在石板路上磕出清脆声响。

“图书馆早上七点半开馆,晚上十点闭馆,自习室会多留一小时。”九月推开斑驳的实木门,老式铜把手还带着余温,头顶的吊扇立刻发出熟悉的嗡鸣声。前厅墙面上挂着褪色的借阅须知,旁边公告栏贴满四六级讲座海报,“记得带好校园卡,借书还书都得找管理员登记。”

顺着楼梯往上走,每级台阶都泛着被岁月磨亮的光泽。“一楼是社科区,”九月侧身避开横梁,“历史、哲学、经济类书籍都在这儿。最里面的木柜锁着珍贵典籍,管理员赵老师每天要擦三遍玻璃。”二楼飘来旧书特有的霉味,泛黄的书架间挤满外国文学译本,“日语原版书在东南角,不过得小心李老师,她最讨厌有人折书页,上次有个男生用面包袋当书签,被念叨了半学期。”

三楼的风扇转得飞快,吹得窗台上的绿萝叶子沙沙响。“语言学习专区到了!”九月指着整面墙的铁皮书架,“四六级真题、小语种教材都在这儿。窗边的长桌是英语角固定场地,周老师每周三下午会来检查——千万别在桌上刻字,他能对着划痕盯半天。”

自习室的木窗大开着,穿堂风裹着桂花香涌进来。夕阳把老式吊灯的影子投在水泥地上,形成交错的格子。“这儿是全校区最抢手的地方,”九月掀开被风吹起的窗帘,“每天六点就有人来排队。管理员陈老师每天傍晚都会来巡场,要是发现有人打瞌睡,就会轻轻敲敲桌子提醒。”她突然笑起来:“不过陈老师人特别好,去年冬天我感冒咳嗽,他悄悄给我端来一杯胖大海。”

暮色渐浓时,新生们围在二楼柜台前看管理员登记借书。老花镜滑到鼻尖的王老师正仔细核对书目,钢笔尖在牛皮纸登记簿上沙沙作响。“要是找不到书,尽管问穿蓝布围裙的老师,他们闭着眼都能说出每本书的位置。”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忽然想起一年前自己也是这样,攥着书单站在柜台前,被管理员老师的耐心讲解暖到心里。

\"学姐,你人真好。\"一个新生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没关系,我也是从你们这个时候过来的。\"九月笑着说,\"我们学院有个传统,每个新生都会收到一本学长学姐编写的《外语生存指南》,里面有选课攻略、外教喜好,还有很多实用的学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