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复读的学习强度比高三时更大,每天都有大量的试卷和练习题。九月每天早早地起床,背诵语文和英语的知识点;白天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回答问题;晚上则熬夜刷题,总结错题。她的生活几乎被学习填满,没有了娱乐时间,也很少和朋友联系。
每天,天空还未完全亮透,九月总是第一个起床,借助楼道里的光学习。宿舍大门打开后,立马跑到食堂吃早餐,排队的路上都在背诵《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的作文素材。
泛黄的书页被翻得卷了边,重点段落用荧光笔涂得发亮。深夜的自习室永远亮着零星的几盏台灯,她把错题本按科目分类,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记易错点。
然而,复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次模拟考试中,九月的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自我怀疑中。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义,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段时间,九月的心情很低落,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幸运的是,九月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发现了她的状态不对,主动找她谈心。他告诉九月,复读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调整好心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在班主任的鼓励和指导下,九月重新振作起来,她认真分析了自己的试卷,找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学习计划。
在复读的日子里,九月也经历了很多温暖的瞬间。同学们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讨论难题,一起分享学习经验。每当九月感到疲惫和压力大的时候,同学们的一句关心和鼓励,都能让她重新充满力量。
2010年的高考如期而至。这一次,九月的心态比第一次高考时好了很多。她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要把这次考试当作是对自己复读一年努力的检验。
高考前夜,九月依然有些紧张,但她学会了用深呼吸和自我暗示的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她特意去操场跑了五圈。夜风裹挟着玉兰花的香气,吹起她额前的碎发。她躺在草坪上数星星,看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闪烁,突然发现自己不再害怕。回到宿舍,她躺在床上,回顾着自己一年来的复习内容,心中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九月像往常一样走进考场。走进考场时,她注意到监考老师换了新面孔,窗外的香樟树比去年高了一截,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语文考试时,当作文题目“有鱼吃还捉老鼠?”映入眼帘,她想起班主任说过的“别被表象迷惑”,笔尖在纸上流畅游走,那些积累的素材如汩汩清泉奔涌而出。写着写着,她仿佛看见无数个挑灯夜战的自己,正透过文字向她微笑。
接下来的考试科目,九月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她认真审题,仔细答题,遇到难题时也不慌张,而是冷静地思考解题方法。每一场考试结束,九月都感觉自己发挥得比第一次高考时要好很多。
最后一场考试交卷铃响起时,九月轻轻呼出一口气。走出考场的瞬间,阳光正好,她看见玉兰花的花瓣在风里打着旋儿,落在穿着校服的学弟学妹肩头。
高考结束后,九月的心情既轻松又期待。她知道,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无论最终的成绩如何,她都已经尽力了。于是,她马不停蹄地南下找暑假工,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赚一点费用。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九月怀着忐忑的心情查询了自己的分数。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分数时,九月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的成绩比第一次高考提高了很多,达到了自己心中理想院校的分数线。
她在福市的街头坐了整整一下午。玻璃窗外,阳光把街道晒得发亮。学生们嬉笑打闹着走过,他们的书包上挂着卡通挂件,校服口袋里露出彩色的笔记本。
九月突然明白,高考不过是人生长路上的一个驿站,而那些在黑暗中独自跋涉的日子,早已让她长出了飞翔的翅膀。
(三)
如今,九月站在大学的教学楼,想起我教学楼的玻璃幕墙折射着刺眼的阳光,恍惚间,她仿佛看见两个身影——2009年那个紧张到发抖的少女,和2010年从容落笔的自己,正隔着时空对她微笑。那两次高考的经历,就像是一场梦,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泪水,但也让她收获了成长和勇气。
两次高考的经历,让九月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高考也让她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和自信。
如今,九月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她依然会想起高考的那些日子。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却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让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也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想着考场外那些即将踏入考场的学子们,九月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真心地希望这些学子们能够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实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