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峪笑了,有人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你们去通知周围的所有人,就说此处可以领取食物,让大家都过来!”
他对面前这些人说道。
一听到可以领取食物,周围的人一拥而散。
罗峪的手臂轻轻地动了动,一个黑衣人出现在他身边。
“去南五台山,调拨一些粮食过来,另外……去长安城通知郑胖子,让他想方法尽量多的购买一些粮食送到并州!”
“是!”
黑衣人应了一声,快速的离开。
从南五台山调拨粮食至少需要好几天,罗峪只能先去当地的县衙借粮。
让罗峪没想到的是,当地的县衙居然看起来也像是一个破落户,门口的衙役看起来似乎都有些有气无力的样子。
“我要见县令大人,麻烦两位小哥通报一声。”
罗峪站在县衙大门口。
“你是谁啊?是要报官还是别的事?”
面前的衙役打量着罗峪。
“报官!”
罗峪想了想之后回答。
“报官的话,直接敲升堂鼓就行了!”
衙役提醒道。
罗峪扭头看了看旁边的一个破鼓,他走过去敲了敲,别看着鼓破旧不堪,但是敲起来确实挺响的。
过了一会,一声高呼的升堂就传了出来。
两个衙役带着罗峪走进了县衙大堂。
“何人击鼓?”
县令看着面前的罗峪。
“县令大人,是我击鼓!”
罗峪回答。
“你有何冤情?”
县令继续问。
“我要为本县百姓鸣冤……”
“县令大人身为百姓父母官,居然视百姓民生于不顾,造成本地百姓大量流失,难道不应该告么?”
罗峪说完这句冠冕堂皇的话,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电影里面的二傻子。
面前的县令也愣住了,他严重怀疑面前这个年轻人是一个神经病。
“胡言乱语!”
“本县已经数次和刺史大人上书,请求划拨粮食赈济灾民,可是我并州连年遭灾,哪怕种了粮食也是颗粒无收,就连刺史大人也毫无办法……”
“就算朝廷划拨下来的粮食也如杯水车薪,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而已!”
县令猛地一拍桌子,冲着罗峪呵斥道。
呵斥归呵斥,这话语里面的无奈也是真无奈。
这老天不让你产粮食,他一个县令能有什么办法?
“县令大人,您难道只想着求援,而不想着自己解决本县的麻烦么?”
“您这县令当的可真的是容易啊!”
罗峪微微一笑。
面前的县令直接就怒了,他猛地站起身,冲到了罗峪的面前,抬手指着罗峪的鼻子。
“可恶!”
“黄口小儿居然敢诋毁本县?你可知本县亲自走遍了本县各地寻求解决办法,依旧是一无所获!”
“你真以为本县是那种尸位素餐之辈吗?”
罗峪退后了一步,不是他怕了,而是这位县令大人说话的时候,口水都喷到自己脸上了。
“县令大人,我有一法,可解决民生问题!”
他说道。
“你?”
面前的县令微微一愣,他上下打量罗峪,就凭罗峪身上的衣衫,就能看出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人。
“你到底是何人?”
他谨慎的问。
“我来自南五台山,来贵县这里只为开采石炭而来!”
“我希望县令大人全力支持我,而我将在本县大量雇佣劳工,为他们提供食物和工钱,为州府缴纳的矿税之中也会有两成上交贵县!”
罗峪沉声说道。
县令眼前一亮。
“你可以雇佣多少人?”
“有多少,我雇佣多少!”
罗峪回答。
他估摸着这个县的人数充其量不会超过五千,在没有机械的加持下,五千人采矿并不算多大的规模。
“好!”
“你需要本县为你做什么?”
县令激动地问。
“发布一道通告,让有劳动能力的人前往我的矿场做工,除了管一日两餐之外,还有两个铜钱的工钱……”
“男女不限,老少不限,你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是孩童,只能干最轻的活计,也可保证一日两餐!”
罗峪非常痛快的说道。
“这位公子,你确定可以保证你刚刚所言吗?”
“本县虽然人口大量流失,但至少还有数千人的规模……”
县令怀疑的问。
罗峪也懒得废话了,直接将并州刺史的采矿凭证拿了出来。
“县令大人,请看!”
县令接过来仔细的看了看,确定是刺史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