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才几岁,且还有家人,自卖自身肯定不行。
陈宝珠喊来嬷嬷交待几句,让她送两个孩子回去。
回来时,拿回来两张卖身契,两个孩子眼睛都哭肿了。
小孩儿跟个狼崽子似的,说长大以后要报仇。
陈宝珠问他:“你长大拿什么报仇?”
小孩儿:“现在我小,打不过他们,等我长大,他们就老了,打不过我,到时,我就把他们都打趴下,把我爹留给我的房子和地抢回来。”
陈宝珠:“你一个人,他们很多人。”
“等你长大了,他们的孩子也长大了,难道还打不过你?”
小孩儿被问住了,最后说要赚钱,赚很多钱,请打手。
俩孩子就这么留在陈宝珠这儿。
陈家几兄弟有点猜到陈宝珠心里的想法,对她道:“既然喜欢这两孩子,直接收养了便是,你也不至于膝下空虚。”
陈宝珠摇头:“再说吧。”
养孩子这种事,总得双方都愿意才好。
楚玉娇还是她亲生的呢,不也养不熟?不也不愿意认她这个生母?
要是以后俩孩子大了,确实禀性纯良,且他们自己也愿意,再收养也不迟,要是性子不好,她手里可是有两人的卖身契的。
陈家人知她是个有主意的,便没再多说什么。
几岁的孩子自然干不了什么活,陈宝珠先把人养着,几个月后,两个孩子总算长了点肉,面色也红润了。
陈宝珠让人教小孩儿识字。
过了年,小孩儿六岁,被送去读书。
小孩儿都震惊了:“我吗?我去读书?!”
他们村子里,读书人地位可高了,一家人里要是有谁读书,在家里不用干活,好吃的,好穿的都紧着读书人。
他爹娘会死,也是家里爷奶偏心,为了给大伯家的堂兄凑银子读收,逼他爹上山套猎物,他爹遇到野猪,没了。
他爹死后,爷奶和几个叔叔伯伯家都欺负他娘,什么活都让他娘去做,没多久,他娘也累死了。
然后,他和妹妹就被赶了出来。
哦,不对,是被卖了。
那天夫人派嬷嬷送他们回家,那嬷嬷只说了句:“夫人路上拾到两个孩子,颇为投缘,得想带回身边侍候,却也不忍他们和家人分离。”
“这不,吩咐我把两个孩子送回来了。”
他大伯娘一听,立即对他爷奶说,堂兄读书还差着银子,既然他跟妹妹和这位夫人投缘,不如把他们卖给夫人。
这样堂兄读书的银子有了好着落,他和妹妹也有了出路,不至于在家里受穷。
爷奶立即就答应了,其他几个婶娘没反对卖了他们兄妹,只是反对,卖他们兄妹的钱都花在大伯一家身上。
总之,最后,他和妹妹被卖了十两银子,是真的卖给夫人了。
爷奶一开始还想要五十两,送他和妹妹回去的嬷嬷嗤笑:“五十两?怎么不去抢呢?”
“这么大点孩子能干什么?买回去还得养着。”
“你们去找人牙子,指不定人牙子都不收,一个能卖出二两银子,都算你们运气好。”
嬷嬷骂道:“原想着,你们要是识趣,我就当给我们夫人买两个解闷的小玩意儿,平时陪着说话解解闷。”
“谁知你们这是把我,把我们夫人当成冤大头啊。”
嬷嬷转身就走。
爷奶和大伯娘急了,连忙说五两银子。
喊出来以后又觉得钱太少,忙加了一句:“一个孩子五两,十两银子,你把他们两个带走。”
就这样,他和妹妹就被卖给了夫人。
夫人让人教他识字的时候,他就已经很感激,现在还要送他去读书。
那可是读书啊!
小孩子又激动又忐忑:“我真的可以去读书吗?”
陈宝珠:“可以,先读两年再说。”
小孩儿满眼惊喜:“多谢夫人,我一定好好读书。”
他要读书,他要在学问上超过堂兄,把堂兄踩在脚下。
惊喜过后,小孩儿忽然想到什么,不好意思道:“夫人,您给我取个名字吧,我原先那个名儿,不好听。”
堂兄的名字,家里花了铜板,请村里的童生取的,叫什么诚文。
到了他这里,就贱名好养活,叫狗娃……那堂兄怎么不用贱名?
还喊他妹妹赔钱货……
想到这里,小孩儿忙道:“也帮妹妹也取个名儿,行吗?”
“我,我还想和夫人姓。”
陈宝珠:“为什么想和我姓?”
小孩儿:“我怕自己以后出息了,他们找上门来,拿着姓说事,说和我是一家。”
陈宝珠无语:“你倒是一点也不谦虚,书还没去读,就知道自己以后会出息。”
小孩儿认真道:“我一定会有出息的,我还要报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