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1神掌镇京师高手,石飞扬霸气突围(4 / 6)

光闪烁,恰似一道道闪电在人群中穿梭,大声呼喊着冲锋的口号。

明军将士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顿时高涨到了顶点,个个如猛虎下山,呐喊着向前冲去,脚步坚定有力,扬起一片漫天尘土,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淹没。

明军与倭贼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名明军士兵大喝一声,长枪如毒蛇出洞,刺向一名倭贼。

那倭贼连忙挥舞长刀抵挡,口中还叫嚷着:“你们这些明军,今日定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但明军士兵攻势迅猛,一枪将倭贼刺倒在地,倭贼发出一声惨叫,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明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成功攻克平壤。

倭贼精锐小西行长的部队遭受重创,此役共歼灭倭寇九千余人,平壤城上扬起了明军胜利的旗帜,那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在诉说着明军的英勇。

平壤大捷后,明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收复开城。

随后,李松指挥大军向王京汉城进发。

然而,在距离王京仅三十里的碧蹄馆,明军因一时轻敌,踏入了倭贼精心设下的埋伏圈。

刹那间,倭贼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将明军团团包围。

“哈哈,明军,你们今日插翅难逃!”一名倭贼将领站在高处,狂笑着大喊。

倭贼们手持长刀,口中发出阵阵怪叫,朝着明军冲了过来。

李如松骑着那匹高头大马,在包围圈中格外显眼。

他猛地一提缰绳,战马前蹄扬起,长嘶一声,马身上的鬃毛随风飘动。

李如松挥舞长刀,刀光闪烁,大声喊道:“将士们,杀!”带领将士们与倭寇展开殊死搏斗。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仿若要将天地震碎。

明军虽陷入困境,但依然顽强抵抗,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有的明军士兵挥舞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刺向倭寇

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千钧之力,仿佛要将敌人钉在地上;有的则用盾牌抵挡倭寇的攻击,盾牌与倭刀碰撞,发出“铛铛”的巨响,火星四溅,同时寻找机会反击。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而激昂的战斗交响曲。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双方伤亡惨重,李松在战斗中险象环生,好几次险些被倭寇的长刀砍中,身上的战甲都被砍出了几道口子,鲜血渗出,染红了衣衫。

最终,倭寇见难以取胜,便如狡猾的狐狸般撤回汉城,李松则率领部队无奈返回平壤。

此后,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不得不开始谈判。但倭寇提出的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使得谈判瞬间破裂,局势再次陷入紧张。

义州城。

在李松离开之后,潜伏在钦差大臣队伍中的锦衣卫指挥使向玉山,静静地站在义州官衙内。

他双手背在身后,双脚稳稳地站着,犹如扎根在地上的老树。目光如炬,透过窗户,远远地目送李松带领部队出征。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仿若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深邃而冰冷,仿佛能洞悉世间所有的秘密。

待李松的队伍消失在视线中,向玉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残忍与冷酷。

随后,他缓缓转过身,挺直腰杆,如同标枪一般,亲自下达了一道冷酷的命令:“逮捕石飞扬。”

向玉山,这位在京师武林中赫赫有名的武学大师,精通“风柱功”,实力超群,堪称京师第二高手。他的“流星神拳”更是一种极为阴险的武功。

此刻,他双脚微微分开,扎稳马步,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运起“风柱功”,周身气息涌动,衣袂飘飘,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吹拂着。

他右拳紧握,拳上的铜套闪烁着寒光,犹如夜空中的寒星。只见他猛地大喝一声,声若洪钟,右拳如闪电般击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掌风锐利无比,恰似一把把无形的利刃,能在五步之内轻松伤人。

而且,通过深厚内力的推动,铜套如流星般飞出,在空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光芒,精准击中一丈五尺远的目标。更为棘手的是,铜套后连着一根软索,在击中目标后,软索一收,铜套灵活转向,朝着目标的要害部位再次攻去,令人防不胜防。

那铜套在空中划过的轨迹,犹如一条致命的毒蛇,随时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向玉山一声令下,犹如一道催命符。

吕源,这位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的锦衣卫,此刻满脸懊悔,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遗憾。

他紧咬下唇,牙齿都快将嘴唇咬出血来,双手握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微微颤抖着。

但他不敢违抗命令,深吸一口气,脚下轻点,身形如鬼魅般冲向石飞扬。他双臂快速舞动,施展“寒冰绵掌”,带着刺骨的寒气,掌心犹如两块寒冰,向着石飞扬的胸口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