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兽群(2 / 3)

想寻找一些植物类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和其它养分。

……

今日不同往日。

原来在孤岛求生时,由于对海产品和植物不熟悉,陈舟闹了不少笑话,甚至还把一种无毒虾当成了剧毒虾,待在岛上28年一口都没敢吃。

回到现代接触极限运动,认识许多野外求生爱好者后,他也算是将这方面的知识恶补了一番。

诸如植物体中常见的两类毒素,如氢氰酸和草酸的特征,他都能辨别出来。

氢氰酸有种类似苦杏仁的味道,普通人掰开叶子就能嗅到,凭他的嗅觉辨别起来更是毫无压力。

如草酸钠、野大黄等有毒物,则存在于叶片或栗木中。

掰开叶茎,内部的汁液接触到皮肤后有干涩或滚烫感,就说明其中含有草酸盐,这类毒素他同样能够辨别。

当然,恶补了些许知识的陈舟与植物学家之间的差距还是天壤之别。

就连现代的植物他都认不清哪怕万分之一,更别说史前植物了。

但生物演化数亿年,万事万物性质都是相通的。

尤其是植物这种进化缓慢的生物,更容易掌握要领。

谨记不要采集带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表面呈亮红色的植物,叶片上具有紫红色斑点的植物。

避免采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浆果,避开那些茎叶上带有微小倒钩的野草,同时不要食用衰老或已经枯萎的叶片和成熟的羊齿类植物就可以避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危险。

正是靠着这几条规则,加上少数几种能辨认出显著特征的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植物,使陈舟得以顺利找到无毒的植物坚果和浆果。

……

靠近河流两岸,低矮的柳树树木繁多,避风的温暖山谷中甚至还有蒲公英、酸模、荨麻和车前草。

借助两侧山壁的保护,这些原本分布于北温带的植物在山谷存活了下来。

知道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而且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是天然“维生素片”。

陈舟特意用柳条编了个筐,采集了两大筐蒲公英,带回庇护所阴干。

酸模亦是药材,可以治疗内出血,痢疾和便秘,车前草与蒲公英药用价值相差无几,同样用于清热解毒,陈舟也采集了一些。

……

前前后后奔波了将近一周,陈舟和保尔用柳条筐收集了大批草药和浆果,顺便掌握了山下食草动物群的行动轨迹。

将筐绑在庇护所周围的树干上,往上面盖了厚厚一层树木枝叶,又垫了苔藓,防止冬季积雪渗入其中,陈舟终于踏上了猎杀大型食草动物,寻找石盐的道路。

……

此番出行不同于以往,少则两三天,多则六七日。

在野外没有牢固的庇护所遮风,也没有整日留存的火种,对地形地势的了解也不像在山上那么透澈。

因此食物、武器、燃料、行囊都是必需品。

天气越来越冷了,如今的夜晚大约只有3~4°,起风时体感温度近乎1°,没有防寒保暖的衣物根本无法在户外安然入睡。

毛象草原的食草动物正在疯狂地进食,贴秋膘。

食肉动物也像发了疯似的,频繁地发动狩猎,为过冬做准备。

陈舟和保尔缝制了几张鞣好的鹿皮,拼接成一张大皮毯后卷起来背在背上,晚上点燃篝火时铺在旁边,可以抵御寒风,尽量使人少受些冻。

这样的天气,热饮同样不能少。

行军锅起不到保温壶的作用,两人只能尽量靠近水源,随身带几根干柴,用草原上逐渐干枯的野草引火,煮肉汤的时候用木碗多舀几碗喝,暖暖胃,也暖暖身子。

没有调料,陈舟便带了一些酸模,炖汤的时候往锅里放一些。

这种植物的根和叶中含有草酸。

草酸毒性较低,酸性较强,摄入过量的话会刺激肠胃黏膜,使人恶心呕吐,不过微量摄入,且食用者没有结石病史的话并无大碍,反而可以用草酸的酸味当调味剂。

虽说微微发酸的肉汤也谈不上好喝,但跟淡的一点滋味儿都没有的肉汤,或是除了油香味只剩腥味儿的肉汤相比,酸肉汤总归还占一个新奇。

……

靠着沿途猎杀的中小体型动物,风餐露宿,陈舟二人紧随大角鹿群,沿着伊德尔河的支流一路向西北,终于在一座大山的山脚下找到了石盐的踪迹。

山脚陡峭,像是经历过地质演变或是强烈的地质灾害,高约9米的岩壁整面坍塌。

呈青蓝色的碎石散落在地上,被鹿群踏入泥土或是踢到一旁。

裸露在外的岩壁分布着许多掺杂浅灰、黑、红色斑点的白色岩盐,大角鹿群行至此处,便停留在周边的草地上,时而有鹿抻着脖子舔舐石盐。

整个鹿群成年鹿大约九十多头,算上幼鹿总数远远超过一百,每头都盯着一处舔,舔得岩壁上出现了一列明显的凹坑。

最高大的成年雄鹿舔的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