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防备曹魏援军。
待雾气散尽,大散关已插满汉军旗帜,粮道与退路尽在掌控。
赵云大喜,遂问蒯越:“军师,既以下关,当何时攻打陈仓,与令公会师?”
蒯越抚髯一笑:“不着急,令公有言,城下之后,驻守待命。”
赵云颔首,其性严谨持重,自当遵令。
然心有不解,今又有高谋在此,不妨问明缘由。
“今我既得大散关,曹魏必震恐增兵。若其援军尽至,凭险而守,我等再图陈仓,岂不愈发艰难?”
“曹魏必震恐增兵?”
“然……”
“然有无此等可能,令公这般布置,或许本就欲诱曹魏于此增兵也。”
“这……”
赵云还是有点想不明白。
蒯越笑而答道:“若曹魏于此增兵愈多,则陛下那边,兵势自当愈寡矣。
若曹魏竟不增兵,我等便可久屯于此,以威慑陈仓。”
赵云颔首恍然,似乎明白了诸葛亮的深意。
……
另一边,贾诩却辗转反侧,久思难眠。
他虽定下了离间之计,却又觉得刘备和诸葛亮未必会真生嫌隙。
否则,以刘备御人之能,也不会让他单独驻守和治理凉州那么久,而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
可若未生嫌隙,刘备东征又为何不带诸葛亮?
莫非,诸葛亮留在凉州,并非仅仅是屯粮养民。
他或许真的在执行一件意想不到的任务?
可若真是如此,那意想不到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