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之事。
又对曹丕谏言道:“李典生前与何人交好,魏王当审慎处之。”
曹丕心中一动,沉思良久,而颔首道:“孤自知也……”
……
凉州,天水。
诸葛亮已经很久没有得到曹操的消息了。
他估算,曹操或已至曹魏之境。
坦率而言,他现在一点也不担忧曹操得归许都。
相反,待曹操得归许都之日,正是举大军于岐山、子午谷、上三郡、襄樊、合淝五路北伐之时!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许都朝堂一定是最乱套的时候。
那会不会因北伐之事,而使敌凝聚一心?
诸葛亮认为不会。
曹操在外时,曹丕虽居许都,却需借曹操之功业,之名收束人心,朝堂诸臣纵有分歧,也得暂藏异心;
一旦曹操归许,曹丕所为必为曹操所知。
那就不是单纯的权柄如何划分、旧臣新贵如何制衡、宗室士族如何相安这种相对简的单话题了。
汉帝自刎玄黄台,荀彧奉诏南归为相,主公承诏继大统。
此三事者,曹操闻之,无一能受。
况依诸葛亮所断,曹魏朝堂本有隐疾深伏,操与丕待人之术又异。
一旦隐患迸发,其势必不可收拾。
这也是诸葛亮为何非要隔离曹操于西北蛮荒之地的原因。
但这件事似乎中途出现了一些问题。
曹操突然消失在并州附近,又有大量匈奴鲜卑之军得聚于西北。
令诸葛亮产生了一丝隐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