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拼死力战,孤立何援?(1 / 2)

刘备能理解到这位江东老臣的一腔热血。

此时此刻,江东诸将俱于此冲锋陷阵,营救周郎,若独留他营后观望,恐怕辜负其一片赤诚。

刘备威严令道:“好,老将军既请战,朕且许之。汝已负伤,唯切记勿恃勇轻进,当善保其身。”

韩当兴奋得须髯皆颤:“谢陛下!”

于是翻身上马,举刀与东吴诸将应和。

刘备拔剑一指:“绕城东进,直援周郎!”

“呜——”

牛角扬起,声震四野。

关张赵太史四将在前,孙瑜领东吴诸将在后,刘备勒马中军,陈到沙摩柯等将并护左右。

大军气势汹汹,一并往东而去。

留庞羲、张任、关平、姜叙等将守于城下,大军缓缓绕城而过。

十分的有恃无恐。

此时此刻,于城上的曹休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复攻城下好机会。

可他一点这个意思都没有。

于他来说,能守住城池方属不易,又何敢再开城门?

就算敢开城门,岂有把握敌过城下之将?

话又说回来,谁又能保证,这不是敌人故意诱城之计?

目的就是想骗你打开城门。

当下境况,贸然出兵无异求死,据坚而守方为正道。

于是曹休下令:“敢妄开城门者,杀无赦!”

……

另一边,周瑜正面临着张辽最疯狂的一次进攻。

他咬着牙,指挥着战斗。

多日的咳嗽让胸口阵阵发痛,胃气翻涌。

每一次扬手传令,都有细密的冷汗从鬓角滚落,浸湿了甲胄下的衣袍。

燧堡的夯土城墙上,守军的惨叫声与敌军的嘶吼声交织在一起,原本规整的防线已被冲得七零八落。

能战的正规军本就稀少,此刻多半带伤,剩下的民壮虽拼力死战,却终究少了几分章法。

手中的刀枪在张辽麾下精锐的冲击下,已开始有些握不稳。

“弩手!守住西侧缺口!”

周瑜声线发颤,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可话音刚落,又一波箭雨从城下射来,几名弩手应声倒地,西侧的守军瞬间被撕开一道口子,曹魏的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已经攀到了堡头,明晃晃的长刀几乎要劈到守军的面门。

周瑜猛扶住城垛,脸色苍白如纸。

他看得清楚,张辽就立马在阵前,银甲染血,手中钩镰刀指向前方,每一次挥旗,都有更密集的兵力涌向燧堡。

而自己这边,正规军的甲士已不足百人,民壮们虽然还在死扛,却已尽显惧态与疲意,有的连盾牌都被砍得布满裂痕。

“大都督!东侧也快顶不住了!”

张温踉跄着跑来,肩上插着一支断箭,声音里满是急切,“魏兵太多,咱们的人……实在撑不住了!”

“顶住,一定要顶住!”

周瑜咳了两声,一口腥甜险些涌上喉头,他强压下去,目光扫过城头寥寥无几的守军,一股彻骨的绝望感油然而至。

有人腿被砍伤,有人手臂中箭,战斗减员如同流水一般。

可他还不能放弃。

他还不知道张飞有没有突围。

“全部压上去,给我死守!”

很多民壮已经吓胆怯了,他们不想打了,甚至在想此时投降,敌将会不会网开一面。

周瑜看出了他们的心态,那缩在盾牌后的眼神、微微发颤的手臂,还有彼此间交换的怯懦神色,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猛地提剑上前,冒着箭雨站在高处,让所有麾下军卒目光都聚到他身上。

“诸位!”

周瑜的声音虽因咳疾有些沙哑,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你们以为投降便能活?今日死守燧堡,守的不是我周瑜,是你们自己的生路!”

一名民壮攥着断矛的手松了松,嗫嚅道:“可……可魏兵太多了,我们……我们快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要撑!”

周瑜踏前一步,胸口的疼痛让他身形微晃,却依旧挺直了脊梁:“你们看看城下魏军的死尸,他们皆死于我等之手,若得城池攻下,尔等纵伏地请饶,又安有命在?”

“可是……”

“可是什么?”

周瑜厉声断喝:“我说过,陛下的援军或许已在途中,我等多守一刻,便是多一分生机!若此时投降,不仅会让江东蒙羞,更会让前线袍泽的血白流于此!”

“可陛下不会来的,对吗!”

慌乱间,不知何人忽发此语,声虽不高,却如寒针般刺透城头的喊杀,落入每个人的耳畔。

周瑜惶然去寻,却寻不到那喊话之人。

又或者说,这并非出自一人之口,乃是在场很多人的心声。

他们虽多为民壮役卒,但并不傻,知道自己隶属江东,也清楚吴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