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不用嘿嘿一笑:“呵,这下可又混了顿早饭吃了。”
“待会儿卫叶起来跟她说一声,别让她担心了。”
“放心,她才不会担心你呢。”
孙不用耸了耸肩,自从之前多次确认了杨峻的实力,卫叶对杨峻确实有些盲目自信了。
这大概是一种对强者的认同感吧。
反正孙不用觉得就和自己抱大腿是一样的,卫叶只不过把这种形式转变为了对强者的崇敬罢了。
杨峻懒得和他多说,直接推开门走出去。
而听到声音的那一刻,卫叶就陡然睁开了眼睛。
能够进入办事处,她可不是什么软弱女孩,警惕性十足。
走出招待所,杨峻便顺着人流往最热闹的地方走去。
疆城虽然还没有那么发达,可是热闹也是真热闹,毕竟这里是整个西北最大的城市了,许多人都只能前往这里。
随处可见的早餐摊子让杨峻眼花缭乱,若非还没有大力扶持,恐怕他能看到更多。
挑选了一家卖烤包子的,杨峻直接要了一百个,吃不完的可以一直留着在火车上吃。
买包子并不要肉票和粮票,否则他还真拿不出这么多票来,因为一开始过来的时候就很突然,根本来不及换票。
买完了包子,他一边吃,一边来到了一处相当热闹的场地。
“咦?这里是卖家禽的吗?”
听见鸡叫声和鸭鹅的声音,他有所猜测。
再走几步,确实就看到了两边的鸡鸭,都被草绳拴住了脚,动弹不得。
至于笼子,那是没有的。
疆城周围的竹林和藤类植物缺乏,所以制作笼子的原材料大多数是些韧性不错的树皮绳子,可这样的树皮也是有限,不可能谁都浪费在这个上面,所以倒是没有人将其用来制作没用的笼子之类。
说是繁荣,实际上这两边也没太多人贩卖东西,大多还处于以物易物的地步,硬通货自然还是粮食。
这时节,若是背上些玉米或者土豆啥的,也能换些东西回家去的。
类似的场景甚至能沿用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偏僻的农村,等到国内经济越来越繁荣之后,才总算杜绝了以物易物的交易。
突然,他的眼睛看向了某个角落。
在那儿,一个老人家遮遮掩掩的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往后躲,倒像是不愿意卖给人似的。
而杨峻之所以看向这边,也是有原因的。
他径直走了过来,然后用标准的汉语问道:“大爷,您这狐狸卖吗?”
是的,老大爷卖的正是狐狸,也是疆城附近特有的沙狐,看起来仿佛一只小型狼犬一般。
回应他的是老大爷比手画脚的动作,嘴里叽里咕噜出来的都是疆城本地方言。
杨峻这下有些抓瞎了,因为他根本不会疆城方言,临时学习也来不及啊。
还好这时候一个穿着淡蓝色外衣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他笑着说道:“同志,大爷是说他的狐狸只想要换粮食,不卖的。”
“谢谢了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杨峻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还能遇到个热心肠的人。
年轻人继续道:“你看起来不像是本地人吧?买了狐狸带回去也养不了的,这东西不认家,养不熟。”
他摇摇头,似乎并不看好有人养狐狸,反而带了回去吃肉还差不多,可是谁又喜欢吃狐狸这种骚腥味十足的肉呢,也就那身狐狸皮有些用处了。
“呵呵,同志能麻烦你帮我和大爷问问价吗?粮食我也不是不能想办法的。”杨峻没有正面回应年轻人的问题,只是岔开了问道。
年轻人有些愕然:“你真想买啊?”
这玩意儿现在买卖自然很寻常,但是不能正大光明,不然卖家会涉及投机倒把。
当然了,年轻人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杨峻居然还真想买。
要知道这狐狸可不便宜。
看着杨峻坚持的样子,他只好说着方言和老大爷沟通了一番。
过了大概三四分钟的样子,两人总算谈妥了。
年轻人回头对杨峻比了个五的手势:“老人家要五十斤苞米面。”
“你要不还是别要了,这小东西活剐了也没个三四斤的,肉还酸腥吃不了。”
年轻人的规劝让杨峻点了点头,正当他以为杨峻回心转意了的时候,他却道:“谢谢你了同志,不过我真的需要这只小狐狸。”
五十斤粮食,他不缺,可是小世界缺乏这个物种。
杨峻物种收集的那颗心停不下来。
年轻人最终摇摇头:“算了,你既然想买就去拿五十斤苞米面吧,我跟大叔说让他等一下你。”
“那就太谢谢了。”
杨峻确实很感激他,让他省心了不少,不然最后交易或许会继续达成,只是过程中少不了比划半天的手脚了。
类似于不会外语的国人去国外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