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醒悟(2 / 3)

一世符仙 玉菩提 5218 字 4个月前

想到月蓉来这里竟是为了那件事,连忙摆手,“不可、不可”

“有何不可,奴家心意想必公子这些时日早已知晓,难道我的姿色不入公子法眼”

“那倒不是,只是”

“那又为何。”

不等易华启说完,月蓉起身靠近易华启,毫不避讳的问。

“姑娘”

易华启还想说什么,突然地月蓉却是飞身扑了上来,直接躺进了易华启的怀里。

“自那日见到公子所作诗词,月蓉的心就已经是你的了。”

“”

天色大亮。

易华启刚刚起身,发现床边空无一人,看了眼盛开着鲜艳牡丹的被子,易华启便苦笑摇头。

“华启,你起来了”这时,月蓉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易华启一愣,看向屋门,却见月蓉正端着一碗清粥,缓缓走来。

“你呀。”易华启再次苦笑。

“昨日夜里你可是说了,无论高中与否,回来便要娶我的。”月蓉坐到床边,玉手轻抚着易华启的胸膛。

易华启握住了月蓉的手,郑重的点头。

“我说话算话。”

时光匆匆眨眼即逝。

四十年后。

艳阳高照,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倦春城极为难得。

“哒哒哒。”一串马蹄声突兀的响起,向着倦春西城奔去。

没过多久,车夫一拉缰绳,几匹高头大马便在一处极其豪华的宅院前停下。

马车一停,立即有十几个身穿铠甲、腰胯长刀,极其凶狠的壮汉把马车保护其中。

“相国大人到了”这时十几人中,为首的大汉,对着华贵的马车一拱手,恭敬的说道。

“嗯”车内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随后便听那老者,又对车内另一人说道,“夫人,我们到家了。”

“嗯,下去吧老爷。”不消片刻,便听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在里面传来。

而后,车帘掀开,一个白须白发,却有着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威严老者在里面走出,却正是如今名动天下大尊国的相国,被奉为天下学子老师的易华启。

易华启刚一落地,便回身去搀扶紧随其后下来的妇人。

这妇人也是满头花白,不过看其此时的样貌,依稀可见她年轻时的倾城之姿,却正是月蓉。

“相国大人,您的这处地方,已被倦春城县令王木也给改建了,里面并无人居住。”那个为首的大汉,对易华启恭敬的躬身说道。

易华启看向身前华丽的屋子,眸中光芒闪动,却并没一点兴奋的意思。

他回想起那时的茅草屋,那时的清静幽雅,如今却面目全非。

“哎,曾经的记忆就这么毁了。”易华启摇头苦笑。

月蓉拉着易华启的手,脸上笑道,“你贵为相国,谁还敢让你曾经的住所那般落魄,吴远山这个州府和王木也这么行事也是人之常情。”

易华启点点头,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四十余年,现在到了他这个位置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他并不怪改建他房子的人,只是感觉有些可惜罢了。

“我们还进去看看吗”月蓉看着易华启的神色变化问道。

“不去了,回吧。”易华启索然无味的摇头,便回了马车。

“哒哒哒。”

马车再次动了,而后便消失在了原地。

数次后,倦春城外的江畔,一叶小舟在江上静静浮着。

易华启坐在桌上,将手中清茶送入口里。

月蓉苍老的脸上满是柔情。

她没看错人,易华启果然不是池中之物,自那日易华启进京赶考之后,月蓉便为自己赎了身,在易华启的茅草屋等他。

足足等了将近一年,被皇上钦点的状元易华启,在万人的欢呼中回乡。

同样的,重情的易华启,回乡第一件事便把月蓉明媒正娶过门,成了他的妻子。

只不过有一点令月蓉没想到,易华启自从高中状元之后,官路平步青云,仅仅二十年的时间便坐到了大尊国相国的位置,这一坐就是二十多年。

每每想到这里,月蓉便不禁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感到庆幸。

“夫人可愿再为我唱上一曲”易华启笑着看向月蓉,说道。

月蓉苍老的脸扬起笑意,“可以,不过先要老爷在为我作首诗才行。”

他们二人对视一眼,想起了六十年前他们相遇时的情形。

易华启哈哈一笑,捋了捋胡须,摇头一叹,“好”

他眼眸微动,想了想,便开口诵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月蓉美眸流转,掩嘴轻笑,仿佛回到了年轻之时。

“老爷还真是大才子呢。”说完接过一旁下人送来的琵琶,轻轻弹起。

还是那个曲调,还是那个人,只是声音却不是在清丽婉转,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