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武王就藩(2 / 5)

自家国土差不了多少。

皇朝力量弱了,那封国之主的权力就会膨胀,甚至成为真正的国中之国。

六月初,武王从京城出发,直奔天津卫,走海路去吕宋。

而在大渊皇朝的官方用语中,吕宋也正式改名,武国。

宏丰帝很大地方,大笔一挥,基本上,将整个东南亚的海岛陆地,全都划给了武国。

也就是说,武王只要足够强大,这一大片的海域、岛屿,全都是他的封国,是他的势力范围。

当然了,安南所在的中南半岛,还有大渊皇朝往外辐射的南海等范围,没有给武王。

宏丰帝就算再大方,对自己的儿子再信任,也不会把这些给出去。

疆域之外的土地可以给,有多少给多少,但是,疆域内的,还是要留给太子的。

武王这个封国,宏丰帝也许多想法。

他并不打算,让武王在武国长久立国。

所以,这一次武王只是自己单枪匹马出海,带出去的,也就是一个侧妃,几个妾室。

武王的正妃,还有另外三个产子的侧妃,以及子嗣,全都是留在京城的。

私下里,宏丰帝给了武王十年时间,两年能回来一个月时间,尽最大能力,将整片海域全都纳入掌控。

武王的最终封国,宏丰帝还是指向了美洲。

如今的武国,距离大渊皇朝还是太近了。

理想状态下,宏丰帝自然不愿意外封的强大封国,距离中央王朝太近,这是取乱之道,智者不取。

所以,武王的军队是朝廷派遣,文官体系,大部分也都是吏部安排的。

可以理解为原始投资,是朝廷资助,也能理解为,朝廷对武国的初步掌控。

武王对此,倒是没什么,他还年轻。

十年时间,耗得起。

当然了,宏丰帝也给出了承诺,武王去美洲的时候,可以带走自己在武国打造的班底,文臣武将最多可以带走一半,军队也可以。

这算是对武王最大的资助。

武王如今的身份,是亲王,也是镇南大将军,更是武国之主,复杂得很。

这些事情,朝廷文武,没怎么参与其中,反正玩来玩去,都是你们皇家父子兄弟的事情,外人插嘴就有点僭越了。

赵清虎也花了些力气,工匠院所属,还有他手下的几个集团,都抽调了一部分骨干人员,带着技术,跟着武王离开。

有了这些人,很快就能把一个个公司班底搭建起来,在武国内,快速掌握一些经济命脉。

武王也大方,承诺不干预公司管理,提供安保以及政策的便利。

关键的还是税收,武王看了新的商税制度,直接就是砍掉一半套用。

标准没有降低,就是达到了级别的商税,只收取大渊皇朝的一半。

这绝对是利好消息,消息传入交易中心,不管是雪花盐业还是煤炭商会的股价,都直线飙升。

煤炭商会的股权已经改制,扩大了交易范围。

原本的一万股,由煤炭商会出资,回购股权,或是稀释成新的股权。

面对朝廷的政策,董事会成员也没办法,好在,不管是股权回购,还是稀释,对他们都是有利的。

只是,日后想要成为董事会成员,手中掌握的股票份额需要提升。

这一点,商贾们还是能容忍的。

好处也是有的,整个董事会成员开始扩大,一些新的商贾加入了进来,扩大了他们的交际圈。

目前,交易中心只有两只股票。

卢俊渊在赵清虎的安排下,将四海公司、渔业公司、第一建筑集团、第一水泥集团、第一橡胶集团,这五大集团即将上市,准备出售股权的事情,明里暗里传了出去。

商贾们对此,自然是兴奋无比。

股票越多,他们就能分散投资,分散危险,何乐不为?

谁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筐里面。

大家现在唯一的期盼,那就是商贸中心尽快建设完成,谁都知道,交易中心搬迁的时候,就是新的股票上市的时候。

商贸中心的建设,自然是如火如荼,这些商贾们,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工地看看,找一找商机。

建筑集团的工人,哪怕是他们找来的临时工,领取的工资都不少的。

毕竟,他们手上有钱。

对于花钱,不管是赵清虎,还是建筑公司高层,那都是十分舍得的。

商贸中心庞大,一共入住了几十个建筑小队,每个建筑小队都有自己的临时居住点。

这些临时居住点周围,很快就出现了不少小摊小贩,出售各种物资。

搞的杜府尹头疼非常,这里是商贸中心啊,第一锄头挖下去的时候,就要采取新的商税制度。

别看这些小摊小贩经营项目单一,还没有固定店铺,跟一排茅草屋一样,但是,他们每个月的营收一点不少,上百两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