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工坊增产(2 / 3)

“这---宋公你先别急,让我慢慢道来。”

听完了事情始末,宋夷远也有点头大。

“这兔崽子,这是好事啊,他有心上人,老夫又不反对!只是,这年纪是有点小,而且时间也不凑巧。”

若是十八岁多好啊,还能成亲留个后再去上任。

赵清虎也郁闷,您好歹还有两个儿子在身边尽孝,儿孙满堂,还有啥不满意的?

“那就先定亲,再让他去外任。”

父子两个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宋夷远就坡下驴,直接就点了头。

赵清虎有点懵,告诉我这个干啥,你们父子两个玩啥,还要我去传话?

我堂堂沿河县伯,就当你们的传话筒,你们父子二人就不能当面坐下来谈一谈,说一说?

见赵清虎一个劲喝茶,好一会不接话,宋夷远尴尬了,老家伙也是没办法了,直接倚老卖老,“爵爷,还要劳烦你传个话。”

“宋公,你们是父子啊。”

“那逆子,自已搬到吏部去了,老夫赖得去找他。”

“得,那我再走一趟。”

宋天赐这混球,你也没说你搬去吏部了啊?

这一对奇葩父子,太别扭了吧?平日里也看不出来啊!

让顾凌轩去通知了宋天赐,赵清虎算是日行一善结束,这才出了城,去了庄户上。

让他意外的是,王木匠,今天竟然回来了。

“老王,你咋有空回来啊?”

“嗨,放假了呗,我们工匠院也要执行周日休息制度,每个月能休息四天。”

“早就该休息了,就你们这些榆木脑袋,一头扎进工作就出不来了,难得回来,晚上我们喝一杯,今晚我就不回城了。”

“那不行,你不回去我还要回去呢,我那实验室离不开我。”

赵清虎扶额,不得不说,老王来了京城后,焕发了第二春。

艺术大师不当了,先是四处乱跑,跟着煤炭商会的矿场搭建木轨。

后来回到京城,直接入了工匠院,目前在工匠院有一个工具工坊,天天跟一群木匠在一起,研究新式的齿轮工具,忙的是脚不沾地。

以前是大字不识,现在都已经拿掉了文盲的帽子,成了真正的一名大匠。

“罢了,我去看看罐头工坊。”

“你等等!”

王木匠从自家院子追了出来。

“那蒸汽机怎么回事?”

赵清虎眉心挑了挑,提起这个就头疼。

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

关键是,自已对于蒸汽机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

只能说,墨六还需要努力。

“应该是快了,等这东西转起来,你们研究的许多工具都要改进了。”

“我们都想进去看看,看看他们研究的进度还有方向。”王木匠道。

工匠院内,许多事情赵清虎一言可决,这位才是唯一大宗师。

“你这想法不错啊,集思广益,触类旁通,也许让你们参与进去能加快进度。”

“那你给我一个手令,明天回去我就去看看。”

“好!”

远洋航海,还建立了驻地,派遣了军队,是需要持续不断补给的。

天津卫,先后已经有六次派遣船队下海,带走了大量的物资。

甚至,有陆陆续续响应朝廷政策,愿意迁徙的无地百姓。

总有人,想要先吃螃蟹,炎黄子孙,不缺有勇气的。

当然了大部分都是没了土地,一贫如洗的家伙。

拖儿带女的不多,单身汉子不少。

即便如此,朝廷也是来者不拒,毕竟连囚徒都送去了两三批。

赵清虎名下的罐头工坊,也一直不曾停产,除了供给远洋航行外,也会放在市面上出售。

最大的买主,就是兵部。

能保存一年时间的肉罐头,对于军中来说,是绝佳的军粮。

“爹,你怎么来了?”

刚好,大丫今日也来庄上视察罐头工坊。

船队要回来了工坊必须增产,大丫过来盯着。

“我来看看工坊,别太累了,庄子这里有鲁羊蹄他们,还有杜真呢。”

“爹放心,我就是过来看看,不累的。”

“好吧,你自已留意些,一起去工坊看看吧。”

“好的爹,咱们一起。”

罐头工坊,一切如常,流水线时刻不停运转着,一罐接着一罐,或是牛肉,或是猪肉,或是羊肉,鼻息之间飘散的是肉香味,还有调料的香味。

因为辣椒的普及跟推广,辣味,成了这些肉罐头的标配。

辣椒可是好东西,能一定程度限制细菌生长,可以防腐的。

罐头只有一种,用玻璃罐装的。

玻璃罐还吹,如今玻璃工厂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一些老师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