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耽误不得,齐家人连家都没回,拎着东西直奔祖坟。
永丰村有七八成的人都姓齐,是明初从西山迁过来的,在这里住了七百来年。别人家的祖坟乌央乌央的,一个土包连着一个,碑碑有对门。而他们这一支却希拉清冷的、各自成院。
瞧着祖坟,往日乐观的齐老太爷和齐老太奶情绪略微低沉,带着孙子、孙女们将荒草给清理下,依次摆放果盘、点心和饭菜。
“祖宗们、爷奶、爹娘、叔伯,不孝儿孙齐天成,带着我媳妇儿和孩子们来看你们了!
这是宝弟的媳妇儿,俊不俊?他们生的孩子也聪明机灵……
今儿个我们夫妻俩拜祖宗,是跟你们说啊,咱们家子孙出息了,一门十三个大学生,知道啥叫大学生不?
在古代就是中举能当官、光宗耀祖了。咱家祖上才出过几个秀才啊?
咱们的宝弟更厉害,考了状元郎……”
齐老太奶也含着泪笑:“这是宝弟孝敬给你们的烟丝。他是家里最小,好歹没被我们宠坏,知道根在哪里。
刚才可是将一麻袋这么好的烟丝分给村里的长辈们。
这次他们来接我们老两口去京都住段日子呢,回来时,我给你们带京都的糕点……”
老两口各念各的,完了便喊着齐跃进过去磕头。
这两年齐跃进在东北和京都,他们见面少,没想到孙子变得高大威猛起来,那笔直硬挺的身板,瞧着就喜人。
齐老太奶这么想着,也上手捏他胳膊上的肉,喜得见牙不见眼:“又壮实了,还是当兵好啊,当初你刚生下来的时候跟小猫崽儿似的,哭声都没力气。我们都不敢睡沉,留一个人在你身边守着,就怕你有个三长两短。
在你十岁前,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没少折腾家里人,好在你终于健康长大了,还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提起这个,齐老太奶忍不住回头跟老伴儿又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肯定是老祖宗在保护我们的宝弟,让他这根独苗苗不仅长大,还有出息了!”
齐老太爷刚才给祖宗敬酒的时候,偷偷陪了两口酒,更加感性些,老泪纵横道:“祖宗们,我齐天成没有辜负你们所托,咱们齐家继续延续下去了……”
齐家子嗣不丰,好几次都出现了三代、四代单传,像是他就是三代单传,好不容易生了俩儿子。
可俩儿子硬是只给他生了一个孙子,就像是打不破的诅咒般!好歹没有断了根,他自豪啊。
齐跃进微微扶额,上一辈子,齐家就在他这里断了根。
宁思涵勾了勾他的小手指,将他拽着弯腰,凑到他耳侧微红着脸道:“进哥,等大四的时候,咱们再生个孩子吧?
我,我最多生三个,要是都是闺女……”
“媳妇儿,咱们要两个孩子就行。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闺女也是我的孩子。
老祖宗要想不断根,他们就保佑咱们下一胎生儿子,不然就默认要朵金花,赖不着咱们身上!”齐跃进笑着跟她嘀咕。
宁思涵紧抿着唇瓣忍住笑意,老祖宗要是能听到他这么说话,肯定要从坟头跳起来敲他脑袋。
齐老太爷又跟老祖宗们念叨,自已这段时间在城里日子多滋润。齐跃进就没听过这小老头如此话痨过。
从家里的山头下来,老两口自然要回家里看看,没想到乡亲们已经搬着马扎坐了一院子,都带了不少好东西呢。
“齐五大爷,城里干啥都要钱,这是我家自留地种的棉花,不多,够给孩子做个薄被的……”
“老齐嫂子啊,这是我织的粗布,你们拿去铺,这玩意儿比城里卖的好……”
“这是家里做的咸鸭蛋,可香了,拿去当早饭吃……”
有怕他们不收的,直接搬上了车!
齐老太爷和齐老太奶乐呵的不行,拿了一布兜糖果,给孩子们分。
村民们太热情了,他们被村长喊去吃了午饭,这才往市里去。
齐家大伯和大娘已经给老两口收拾好了东西,也装了两大包吃食。
齐老太奶还不放心,又在家里寻摸了一圈,甚至想要将做煎饼的鏊子给搬上车呢!
“奶,咱们去京都享清福,您带这个铁饼子,不是让邻里上门找您做煎饼果子?”齐跃进笑着推着小老太上车,“我妈说了,年轻那会儿她跟着我爸到市里上班,没在您跟前尽几天孝。
反倒是她生我们姐弟的时候,您次次来帮忙伺候她坐月子。
等到了京都,她做好吃的孝敬你们,再说了学校食堂的饭菜还是不错的……”
俩老人拗不过金孙,只能乐呵地上车,跟老大家挥挥手,看着刚熟悉了些的市里,也成为倒退的景象,一路出发去京都!
车子晃晃悠悠,大家起得比较早,出了市里,看了几眼麦田,便昏昏欲睡了……
进入京都,豹哥特意将车从广场驶过。
瞧着伟人的像,和那迎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