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归来(2 / 3)

攀金枝 萨琳娜 6713 字 4个月前

“回禀殿下,昨儿听到您咳嗽,妾便想着,可能是秋日干燥,殿下略有不适,便请教了太医,亲自给您熬了些润肺止咳的银耳雪梨羹。”

小卢氏行事稳重,却到底因着年轻,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

一双与大卢氏颇有些相似的杏眼,圆滚滚的,满是干净、澄澈。

她抬起头,看向太子的时候,更是带着深深的倾慕与依赖。

“有劳太子妃了!”

太子从小卢氏的眼眸中看到了赤诚,他禁不住勾了勾唇角,抬手接过了那甜白瓷盅。

“殿下,我这两日读了母后撰写的《女则》,颇有些心得,便写了下来,您能不能帮我看看?”

见太子吃了她送来的雪梨羹,小卢氏眼角眉梢都是欢喜的。

她从袖袋里掏出了一份折好的纸,带着羞涩与忐忑,小心翼翼的请求着。

看到这样的小卢氏,嘴里吃着小卢氏亲自熬的甜品,本就对她有些愧疚的太子,更加说不出拒绝的话。

再者,小卢氏能够积极学习皇后娘娘,这本身就是值得鼓励的。

人都有好为人师的秉性,尤其是男人,亲手教养自己的枕边人,更有着莫名的成就感。

小卢氏进宫近两年里,先是向太子求教书法,接着就是写了文章求斧正。

太子呢,出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拒绝小卢氏的亲近。

在他的教导下,小卢氏的字,愈发像太子。

她写的文章,也有了太子的影子。

太子每每为她批阅作业的时候,既感到熟悉,又有着极大的欣慰——孺子可教也!

小卢氏不是普通的学生,是他的妻子,是他相伴一生的伴侣。

亲手将枕边人教养成才……太子不懂得“养成系”为何物,却也知道,小卢氏与大卢氏是不同的。

“哦?又在看母后的文章?”

太子放下汤匙,抬手拿起放在书案上的帕子擦了擦手,便从小卢氏手里接过了那张纸。

太子轻轻展开,一目十行的先扫了一遍。

嗯,字迹工整,且是他擅长的楷书。

“……字写得倒是比过去好了,笔力还是有些不够!”

太子点评着,转身从一侧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字帖,“这是孤亲自写的——”

是给小大郎用来学写字用的。

可惜,最近一两年,小大郎愈发不像话。

好好的字帖给他,都有浪费的嫌疑!

太子也是有脾气的。

他是严父,不会无底线纵容孩子。

小大郎不珍惜,自有珍惜的人。

“殿下,这是您写的字帖?”

素来持重的小卢氏,看到字帖,顿时露出了欢喜的一面。

她这模样,多少有些“失仪”,却又何尝不是“真情流露”?

至少,太子不会计较她不够稳重,反而有些喜欢!

“嗯!随手写的,不算什么,你若喜欢,那就拿去临摹!”

“喜欢!妾喜欢!世人都说楼含章的书法冠绝天下,让妾身来说,殿下的字,更胜他一筹!毕竟,做学生的,哪能真的比先生更好?”

小卢氏既已“失仪”,索性就愈发的活泼。

幸而她年纪不大,即便穿着太子妃的常服,却还是像个天真烂漫的小女郎。

这般年纪,即便做出略显跳脱的模样,也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太子自己都没有察觉,他唇边的笑已经延伸到了眼底。

小卢氏这是在吹捧他呢,也是,名满天下的楼含章,就是他这个太子一手调教出来的!

弟子优秀,先生更加优秀!

年纪相差了十多岁,还不是原配夫妻,太子与小卢氏的相处,却愈发和谐。

小大郎奉命来听训,行至书房门外的廊庑下,便听到了父亲与继母的欢声笑语。

十一二岁的少年,正是敏感的年纪,父亲严厉,慈母已去,自身还有“残疾”……小大郎白皙精致的面容上,染上了一层阴郁。

他的坏情绪,在看到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继母,欢天喜地的拿着父亲亲手写的字帖离开的时候,达到了一个峰值——

那字帖,原本是给他的!

却被父亲给了继母!

……

八月初六,宜出行!

因着蜀州地动,王姮、楼彧推迟了出行的日期。

直到进了八月,夫妻俩才开始准备。

楼彧将州府以及各县衙门的事务都处理完毕。

他离任南州,继任者是他推荐的州府长史,也是他的学生。

还有州府下辖几个县的县令,一多半,也都是楼彧“举荐”的人才。

或是他的学生,或是他的故交,亦或是认同他执政理念的原任官员。

楼彧的这些安排,确实有私心,他要确保自己哪怕离开了,他所制定的政令,也能继续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