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鼓响(1 / 2)

第479章鼓响

伍鸣霄斩出最后一刀,斩断最后一根脖颈后收刀入鞘。

他的体力也几乎耗尽,用刀鞘杵地撑住身体,调息了片刻后才朝着李淼走过来。

“李大哥,咱们入城吧。”

李淼眯着眼,抬了抬手指。

“驾。”

拉车的山匪们身子齐齐一颤,忙不迭拉着车、踏过地上的尸体,朝着城门之内行去。

路过尸体的时候,李淼瞥了一眼。

“就是禁军精兵,死伤超过三成就该退缩了,这些人死到了最后一个,竟然还死战不退……这穷乡僻壤还冒出一堆精兵来,倒是有趣。”

“看来单靠伍鸣霄,还真是难将这福康县趟过去。”

他这边寻思着,车驾就进到了城中。

在跨过城门的那一刻,走在车队前方的伍鸣霄就猛地打了个寒颤。

倒不是冷,再怎么说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高手,就算修习的是不重视内功的东瀛武学,初春的这点儿寒气也不至于叫他有什么反应。

他这一抖,更像是本能地反应。

就像他在登州与倭寇作战时,被人摸到了背后,浑身汗毛陡然乍起的感觉一样。

伍鸣霄本能想要抽刀后退,却是忽然反应了过来,转头看了一眼坐在车架上假寐的李淼,心中不由得哂笑一声。

是了,今日哪里有自己扛事的份儿

仿佛听到他心中所想,李淼忽然抬起手伸了个懒腰。

“哈啊——行了小哥,你去照顾孩子吧。”

“这福康县的浑水,你蹚不动。”

“我来。”

说罢,抬脚走下了车驾。

山匪们连滚带爬地跑到了两侧分开,齐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将额头一下磕在地上,冷汗扑簌簌地滴落。

伍鸣霄自去后面照顾婴孩。

李淼走到车驾前方,左右扫视了一圈街道周边的民房。

伍鸣霄不知道自己为何忽然发颤,李淼却是清楚原因——他是因为被太多的目光扫到了身上,产生了应激反应。

这富康县内的每一扇窗户、每一条门缝后面,都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的盯住了李淼一行人。

更准确的说,是盯住了车上的婴孩。

而以李淼的耳力,更是能听到这些眼睛的主人,正在喃喃低声说着一些细碎的话语。

“孩子……孩子回来了……”

“没死……”

“哪个是我的孩子……”

声音男女老少不一,其中蕴含的情绪也是杂乱不堪。

有恐惧、有哀伤、有喜悦、有恨意。

情绪极为尖锐汹涌,理应推着身体走出房门、扑过来才对。

却没有一丝动作发生。

甚至有人控制不住地抽泣起来,却又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不敢发出半点儿声响。手抬起按在门板上,又颤抖着垂下、死死攥住了衣角。

李淼的目光冷了下来。

“呵,道路以目是吧”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东西,做得这好大事!”

说罢,抬脚迈步就朝着知县衙门的方向走去。

福康县并不大,城中人口也就不到一万,即使重伤的山匪们拖动车驾速度缓慢,一炷香时间以后,李淼也站到了知县衙门之外。

这知县衙门,看上去算的上干净整洁,形制、大小也没有超出福康县应有的规模,门前落了些灰,大门紧闭,两侧放置的登闻鼓破旧泛黄,也不见鼓槌在上面。

就以这登闻鼓的状态,还没有鼓槌,就算来上十几个青壮也别想敲响。

可李淼是一般人吗

只见他嗤笑一声,迈步就走到一侧,单手一拖,就像摘了个果子一般,将足有一人宽的登闻鼓摘了下来。

旋即,他看着紧闭的大门,嘴角勾起。

单手猛地一甩!

嘭!

硕大的登闻鼓如同一颗炮弹,将县衙大门轰碎!

木屑飞扬之间,还隐约带着些猩红的血。

显然是有人藏在了门后,从门缝里窥伺李淼一行人,却没能反应过来李淼的动作,直接与县衙大门一起被砸成了一滩稀烂。

嘭、嘭、嘭。

登闻鼓滚入县衙之中,跳动间发出沉闷的声响。

约摸数息之后——咣!

好像是登闻鼓撞在了某面墙上,停了下来。同时也被凶猛的碰撞,震响了鼓面。

鼓声震荡四方。

咣、咣、咣——

最后在空旷的街道上形成了回音,传遍了整个福康县。

鼓声之后,便是李淼用真气扩散开来的平淡话语。

“太祖皇帝陛下有言:凡民间词讼许击登闻鼓,敢沮告者,死。”

“既然鼓响,还不升堂!”

唰、唰、唰、唰。

李淼话音方一落地,县衙之内就